竞技风暴
首页 > 正文 

我和伯尼不是敌人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05月15日01:54 新闻晨报

  “我和伯尼间,始终保持着极为密切的良好关系。”当记者提出MotoGP和F1、他和伯尼间是否水火不容的疑问时,多纳公司总裁卡梅罗·艾兹佩莱塔连连摆手,当即否定。

  他一脸坦诚地说道:“现在,F1无疑是赛车运动里的第一,MotoGP是第二。无论是在欧洲,还是在中国。而且,在我看来,F1难以被复制,因为它是在伯尼·埃克尔斯通这样一个天才的管理下发展起来并如此繁荣的。当然,我们可以从中学到很多。”

  而这,正是艾兹佩莱塔最聪明的地方。

  虚心向伯尼请教

  恐怕没有太多人知道,艾兹佩莱塔和埃克尔斯通之间的友谊,早在1978年就开始了。“当时,我还在加拉玛赛道工作,而他已经进入了F1的世界。从那时起,我们就成了朋友。”艾兹佩莱塔透露道。

  而令他们走得更近的,则是在艾兹佩莱塔加盟多纳公司之后。1992年,多纳公司成功地从国际摩联即FIM取得了MotoGP的商业权利,而这,正是靠伯尼在竞标中搭了把手。之后的一年里,伯尼负责MotoGP的电视转播部分,而艾兹佩莱塔则负责

  MotoGP的赛事和管理。1993年,由于无法同时兼顾F1和MotoGP,伯尼选择退出MotoGP,将手中的股份卖给了艾兹佩莱塔。

  但他们并没有就此分道扬镳。艾兹佩莱塔坦言,在整个90年代,他从埃克尔斯通那里得到了很多好的建议。比如在为MotoGP改名这件事情上。“事实上,要想把名字完全改变真的并不容易,因为500CC是大家公认的一个名字,它代表着赛事最高级别组的排量。而且,最初我也是这么想的,为此我和伯尼讨论了很多次。最后,是他说服了我,让我认识到,将来当排量变成了990CC或别的时,事情就会完全不一样了,我们需要打出一个容易家喻户晓的名字品牌。”

  “伯尼从1975年起就进入了F1,而我是从1992年进入多纳公司后,才真正进入MotoGP世界的。”艾兹佩莱很坦白地说,作为后来者,自己有很多地方是向埃克尔斯通学来的。比如说,1991年之前,世界

摩托车锦标赛包括50CC、125CC、250CC、350CC、500CC和三轮摩托系列。这也就意味着所获利润分配下去就变得少得可怜,每场比
赛车
队们一共只能得到30万美元。取得MotoGP的商业权力后,艾兹佩莱塔一方面大幅削减赛事的规模,从六个级别变成现在的三个级别,另一方面开始按照F1的模式,从FIM手中赢得了决定哪个国家、哪个赛道可以举办赛事的权力,并向每个赛道和主办国家摩联收取举办费。1993年,车队们的收入翻了三倍,每场可达到100万美元;2004赛季后,125CC、250CC和Mo鄄

  toGP组共三个级别的车队,一共分到了4000万美元!

  和伯尼保持良好关系

  正飞速发展的MotoGP,在极力扩张自己地盘的同时,并没有像人们所想象的那样,和赛车世界里的“老大”F1对掐起来。恰恰与此相反,按艾兹佩莱塔的说法,他们相处得很融洽。

  “每年赛季开始前,我和伯尼都会先分别制定好各自的赛历,然后再一起讨论,有没有冲突的地方。如果有,我们就尽量错开。实在错开不了,当MotoGP和F1同一天举行时,我们就会先让F1,推迟自己的比赛时间。”艾兹佩莱塔说。

  说到这里,他还特别拿来了自己的记事本。就在记事本的首页,清楚的记录着MotoGP2006年的全部赛历,而每一站旁还都注明当时是否也有F1的比赛,及其正赛时间。“像这周,虽然我们和F1都是同一天举行,但分别是在亚洲和欧洲,用时差解决了问题。7月2日的情况也是同样如此,我们在英国,他们在美国,时段不重叠。6月25日是周日,F1在加拿大站举行,而我们到了荷兰站,但只有

  MotoGP组别,所以周六就结束了。一旦在同一天内举行,而且没有时差,就像7月16日,我们在德国,他们在法国,那么F1正赛会在下午两点举行,而我们推迟到了三点。”

  至于赛道的重叠,像中国的上海,西班牙的加泰罗尼亚,

马来西亚的雪邦和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都会是在F1赛道的基础上略加调整,以举办MotoGP。对此,艾兹佩莱塔同样不介意。他说:“研究表明,MotoGP成功地为每个赛场带来了5千万至6千万欧元的收益,已经证明它有巨大的市场。所以对我们来说,没有必要非得找专门举办MotoGP的赛道,或者要求想举办MotoGP的F1赛道花费上百万去改变。”

  不像伯尼那样四面楚歌

  尽管和伯尼是好朋友,尽管从伯尼那里学到了很多,但艾兹佩莱塔还是和伯尼有着极大的不同。至少,他从未像伯尼那样四面楚歌。

  相比F1世界里这几年来所产生的种种矛盾,MotoGP世界里至今却从未有过任何不协调之音。对此,艾兹佩莱塔还是维护着伯尼的面子,说道:“那些问题,伯尼不都解决了吗?更何况,他们发展比我们早,时间长了总归会有矛盾的。”

  但事实是,和几乎由伯尼独裁,莫斯里帮衬的F1相比,因为艾兹佩莱塔很聪明地吸取了伯尼的教训,

  MotoGP成为一个极为民主的世界。

  在这个世界里,决策的主体为GPC即大奖赛委员会,由四个分体组成,包括国际摩联、多纳公司、厂商联盟和车队联盟。作为GPC的主席,多纳公司最大的个体股东艾兹佩莱塔,虽然拥有决定性的一票,但从不滥用。他自己也说:“我们各自负责不同的部分,但彼此间的关系非常紧密,而且很好。任何事情,我们都会征求每个人的意见,从对这项运动最好的方面去做最终一致的决定。”

  当然,良好的关系也基于利益的分配够公平。比如2004年,MotoGP通过申办费、电视转播权等收入了1亿2500万美元。其中,车队方4000万,而FIM也得到了700万,另有4000万用来维持MotoGP的运行,和负担电视转播制作方面的费用。

  在这种氛围下,MotoGP的车队和厂商之间,也没有发生过类似于F1那样的派系之间的冲突。“我不清楚F1所发生的问题,但我们与厂商、车队之间没有任何问题。我们是合作关系,他们可以给我们提供非常强大的技术支持,所以我们会尽可能地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诸如2002年的技术变革,就是厂商提出来的,他们希望能在赢得比赛的同时,让这项运动更加流行,并可以尝试发展新的技术和可能性,扩大他们的产品市场。”

□晨报记者陈敏

 

推荐】【 】【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