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首页 > 正文 

最希望迎接的球队就是他们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05月15日01:54 新闻晨报

  我在一个慵懒的午后来到沙特队的世界杯营地———巴德瑙海姆的多尔策酒店。良久,营地外联经理豪克才走出来,抱歉地说:“我们刚上完一堂阿拉伯礼仪课。”

  沙特队将在5月下旬抵达此地,虽然球队客气地表示,他们是一群开放的沙特人,可以坦然面对德国的文化。但是,营地总经理普鲁考普却坚持要为他的员工安排长达8小时的阿拉伯礼仪课。普鲁考普认为,在很多方面,他们的员工还需要“补课”,所以,他特地从
叙利亚找来一位老师,仔细教授员工们阿拉伯的待客礼仪。

  酒店还特意为沙特队换上了35个阿拉伯语的频道。普鲁考普先生不无自豪地对记者说:“这下,沙特队可以用自己的语言看世界杯了。”

  沙特队拒绝全封闭

  跟在亚洲比赛时不同,沙特队抵达德国时,尾随着一串好奇的议论纷纷。时至今日,在欧洲依然有不少人对于沙特球员的生活方式和禁忌感到懵懂:他们可以与普通人交流吗?他们要求女性都戴面纱吗?他们是怎样娱乐的呢?所以,在到达之前,沙特队表示,他们要向世界显示,自己也是开放而开朗的年轻人。

  许多球队往往包下整座酒店作为自己

世界杯的宿营地,以便更好地达到与世隔绝的效果。然而,沙特队却只包下了酒店的一层楼面。

  世界杯期间,酒店依然可以有其他的普通客人跟沙特队同住。当然,沙特队员所在的楼面将由国际足联派来的安保人员保护起来,避免闲杂人等入内。但是,沙特队却特别向营地提出:大堂等公共场所可以对外开放,他们很愿意跟外界交流。

  营地的外联经理豪克先生告诉记者:“沙特队员希望显得平易近人一点,他们想多与人们交流。而且他们也认为,比起一直闷在房间里,出来跟人谈谈,对他们准备比赛有好处。”

  营地与沙特渊源深厚

  表面上看,作为沙特队的营地,多尔策酒店没有黄沙滚滚、没有枣椰树,更没有人工营造的阿拉伯风情,然而,阿拉伯的往事其实渗透在这座酒店的每一根血管里。

  酒店的老板普鲁考普曾经在阿拉伯国家生活过多年,而具体负责接待工作的经理豪克每年也要“飞阿拉伯国家好几次”。而更加密切的关系在于:在历史上,多尔策酒店就一直是接待沙特贵客的场所。

沙特国王曾经在1959、1962年两次来到这里。此后,这里与波斯湾的连接便绵绵不断,每年都有沙特人来到这家酒店。

  总经理普鲁考普表示,虽然接待沙特队的工作千头万绪,但考虑到长年的历史感情,在本届世界杯上,沙特队依旧是他首选的客人:“无论工作怎么困难和琐碎,我们依然欢迎沙特队。我最希望迎接的球队,依旧是沙特队。”

  负责具体接待的豪克先生自豪地宣称:自己是一员“福星”。1992年,他作为联络官在欧锦赛上接待了丹麦;2000年欧锦赛,他又接待了法国。令人称奇的是,两次被他接待的球队最终都获得了冠军。难怪他开玩笑地表示:“沙特队运气不错,选到了我们这里。看来,这次他们可以走得挺远。”

□晨报特派记者陆维皓(德国巴德瑙海姆5月13日摄影报道)

 

推荐】【 】【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