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晨报:乒羽请带着世界一起玩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05月08日12:19 江淮晨报 | |||||||||
斯韦思林杯三连冠、考比伦杯七连冠;六捧汤姆斯杯、十捧尤伯杯——这一连串炫目的数字再度印证,中国人的不来梅与东京之旅,无论包装出何种噱头,都只是一场事先预知的庆典。 或许,国际乒联主席沙拉拉应该和国际羽联执行副主席古纳兰一道,抱头痛哭——他们所大力推行的“针对”中国队的一系列改革“阴谋”,最终宣告破产。
这几乎是无法阻挡的趋势——赛事终了,羽毛球已成中国第二大“国球”,而乒乓球则正由中国“国球”过渡为中国“国粹”。德国乒乓球队总教练的哀叹代表了整个世界的心声:“好了,你们5年内不会再有对手!”5年?这和老外穷5年之力唱不了中国京剧、打不了中国武术,其实并无本质上的区别——它已成为一种现象,泛文化的垄断。 曾有人以F1对赛车的垄断、NBA对篮球的垄断、FIFA对足球的垄断来反驳中国乒羽运动的“垄断危机论”。其实,一个很深的区别在于,前者是全世界一起玩,我们是自己和自己玩。一个项目生命力的持续,归根结底在于它是以“举国体制”为基础的全民动员还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群体自发。 国际奥委会在2004年进行的一次调查显示:羽毛球在奥运会28个大项中排名第27仅比马术高一位。这样看来,立志于“瘦身”的罗格将在2012年将羽毛球“踢”出奥运会就绝不仅限于“以讹传讹”了。至于乒乓球,据说最好的结果是“下放”至冬奥会。 不说杞人忧天,但我们至少应该具备忧患意识,两种垄断所区别出及衍生出的商业价值,如今可谓天渊之别。换句话说,谁见过斯特恩、托德、布拉特为了一个项目的生存,像沙拉拉和古纳兰那样愁肠百结过? 垄断并没有错,问题是怎样利用垄断。我们需要让联赛彻底职业化。最终,市场收益和成绩一起说话;门票收入、转播收入和广告收入真正进入俱乐部老板的腰包;高工资、高奖金真正进入球员的腰包,继而像NBA那样,让更多的世界乒羽好手,以进入这个联盟为毕生的梦想。 带着世界一起玩,以海纳百川的包容心,以无敌寂寞的危机心,以乒羽强国的责任心,像大卫·斯特恩那样,从世界“支边”开始做起。 ·张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