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首页 > 正文 

全能战士马特乌斯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05月03日09:32 金羊网-新快报

  本版撰文/林牧

  马特乌斯,这个名字意味着一个时代。他不仅创造了德国足球的辉煌,也创造了两个俱乐部的时代。

  资料

  姓名:洛塔尔·马特乌斯

  身高:1.74米

  生日:1961年3月21日

  体重:71公斤

  国籍:德国

  位置:前卫、后卫

  效力球队:黑尔佐根纳乌拉赫队、门兴格拉德巴赫队、拜仁慕尼黑队、国际米兰队、纽约地铁明星队

  马特乌斯1979年入选国家队后,为国家队效力十数年,1980年为西德队夺得欧洲足球锦标赛冠军。1982年、1986年两次夺得世界杯赛亚军。1988年夺得欧洲足球锦标赛第三名,1992年夺得亚军。1990年,他为西德队第三次捧得世界杯赛金杯。马特乌斯作为队长被评为本届杯赛最佳运动员,入选

最佳阵容。同年,获得“欧洲足球先生”和“世界足球先生”两项称号。1991年,马特乌斯再次被评为“世界足球先生”。1994年,马特乌斯第四次参加世界杯赛,帮助西德队打入八强。

  

  艰苦童年造就坚韧品质

  洛塔尔·马特乌斯,1961年3月21日出生于联邦德国的小城埃尔兰根,11岁开始学踢足球。他身材并不高,但他以自己的精妙球技让比自己高的对手心服口服。他灵活,满场飞,就像一辆上足了发条的战车。小伙伴们最欣赏的是他的射门——力大无比,角度刁钻。

  马特乌斯的家境很不宽裕,他13岁就到一家家具厂当学徒,挣钱接济家里,当然也是为了学门手艺。艰苦的童年生活磨练了马特乌斯的意志,培养了他勤奋守纪踏实肯干的作风。在强调纪律的德国队,球员绝对服从教练的意图,不容许队员有过多的自由发挥。马特乌斯模范地做到了这一点。

  贝肯鲍尔是马特乌斯从小就崇拜的偶像,尤其是贝肯鲍尔1970年带伤参加墨西哥世界杯的事迹感动了马特乌斯,他立志学习贝肯鲍尔,成为一名优秀的足球运动员,为国效力。作为一名攻守兼备的球员,马特乌斯可以成为控制全队的核心,还可以是坐镇最后防线的后防中坚,还可以是满场飞奔的自由人。拥有坚毅、魄力、热忱与力量。控球意识强,攻防转换速度快,活动范围广,满场飞奔,长传非常准确……无数的优点集于一身,正是他的出现让德国足球从1970年之后足足延续了将近30年的辉煌。

  

  励精图治走向辉煌之巅

  黑尔佐根纳乌拉赫俱乐部的预备队是马特乌斯加入的第一个东家,他在这里开始了自己的足球生涯,并在这里训练和拼搏了8年。他学什么像什么,踢哪个位置都有模有样,是不可多得的好苗子。

  1979年马特乌斯刚满18岁就转会到著名的门兴格拉德巴赫队,开始了正式的职业球员生活。他凭着过人的足球天赋和苦练赢得了自己的尊严。1980年,在自己的第二个职业赛季,门兴格拉德巴赫队获得德国甲级联赛冠军,马特乌斯第一次站在领奖台上。让他的人生发生改变的是德瓦尔主教练把他召入国家队。德国足球的马特乌斯时代从此开启了大门。

  1982年马特乌斯就参加了在西班牙举办的世界杯赛。两年后,在偶像贝肯鲍尔的邀请下,马特乌斯加入拜仁慕尼黑队,也为这支德甲的豪门刻上了自己深深的烙印。1985年马特乌斯成为西德身价最高的球员。

  1986年马特乌斯再次随国家队征战世界杯。在墨西哥赛场上,他已经没有了第一次参加世界杯时的紧张与胆怯,作为国家队的主力他已经不再需要教练的照顾,他在场上得心应手。虽然这次西德队没能夺冠,但马特乌斯并不遗憾,因为好戏在后头。

  也许是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对西德队的评点提醒了马特乌斯,他突然感觉到国内足球有种种缺陷,他想走出去,到外面的世界闯一闯。有小世界杯之称的意大利甲级联赛对他的诱惑最大。正好国际米兰队忙着招兵买马,双方惺惺相惜,一拍即和。1988年他来到了亚平宁,与同胞克林斯曼、布雷默组成著名的德国“三驾马车”,与马拉多纳领衔的那不勒斯队和荷兰“三剑客”争雄意大利足坛。“三驾马车”同心同德,一举为国际米兰队夺回失去了多年的意大利甲级联赛冠军。这也是将近20年来,国际米兰的唯一一个联赛冠军。在过去的20年,国际米兰只有一个人能够成为球队真正的10号——马特乌斯!在他之后,无论是巴乔还是博格坎普,他们瘦弱的肩膀承受不起蓝黑间条的压力。

  而对于马特乌斯来说,真正的辉煌从1990年的意大利之夏才开始。马特乌斯带领着德国队,捧走了大力神杯。他也成为“金球奖”得主,“世界足球先生”……

  尽心尽力延续运动生涯马特乌斯是一位足球全才。贝肯鲍尔曾赞扬他是世界足坛最好的球员之一。他把各个位置的经验很好地结合在一起,是位不可多得的全才。他可以轻松地踢好任何一个位置,不论是进攻还是防守他都是一流的,是一个让教练和队友放心的人。

  马特乌斯的时代延续了很久,他直到39岁还仍是德国足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有着惊人的毅力。无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马特乌斯都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在意甲中受重伤和被福格茨拒之于德国队大门之外时,他都始终想念自己的实力。他不抽烟,不喝酒,就是在家庭处于危机之中时,他还是把运动生涯放在第一位。令马特乌斯庆幸的是,他始终能得到教练的充分信任,无论他在俱乐部还是国家队都是如此。“我总是于正确的时间在合适的俱乐部、合适的教练手下踢球,这是我的运气。”他十分感谢拜仁和里贝克在他1992年因重伤考虑挂靴之时“收留”了他,因此,当拜仁队面临耶雷梅斯在冠军杯中停赛、斯特伦茨重伤的不利局面时他毅然推迟美国之行,为拜仁队解危。

  于是德国人提出了“马特乌斯现象”。“马特乌斯现象”是否意味着德国足球的悲哀?德国人自己也难以道明。福格茨一直认为马特乌斯该给年轻人让路,但在1998年世界杯前夕,又找不出第二个马特乌斯,只好将他召回,也许这正是德国队再栽跟头的原因。里贝克倒觉得,马特乌斯自己踢得很棒,加上有着别人无法企及的比赛经验,他甚至想让马特乌斯打2002年世界杯。

  

  有心无力终要年华老去

  不过,2000年比利时沙勒鲁瓦,见证了马特乌斯的老去。

  老迈的德国队终于彻底崩塌。里贝克在赛前还期望有腓特烈大帝般的转机,但全场仅有一次打门柱机会的德国队实在已是病入膏肓。德国队的控球几乎全是在本方半场,一旦攻入前场就暴露出技术粗糙传切简单的弊病。

  曾经有过的:总是能小组出线,甚至总是能在比分落后的时候表现得沉静顽强最后得以反败为胜已成了一种惯例,现在,这一种惯例有了新的内容……

  马特乌斯悲怆地完成了自己的第150场国际比赛,他曾批评把自己出战称为只是为了创造纪录的人是“白痴”。当全世界的观众看到年近40的马氏仍然不是德国队最差的队员时,他们已经理解马特乌斯的凄楚和无奈。

  沙勒鲁瓦,马特乌斯的眼泪在飞,他的最后一次大赛,等待他的却是小组无法出线的噩梦,纵然再次刷新代表国家队参赛的世界纪录,又怎么能挥去阴影?

  39岁的马特乌斯也老了,可他依然在场上征战。看到他轮廓分明显得刚毅的脸,我还是不由得心生敬意。这位老将,见证了德国足球辉煌也经历了德国足球整体水平下降,在场上兢兢业业的他在让人敬佩的同时也体味着德国足球后继乏人的悲哀。

  退役后的马特乌斯开始了执教之路,尽管在匈牙利的执教生涯并不算成功,但是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位当年的中场发动机有足够的动力给我们带来惊喜。

  (含辛/编制)


 

推荐】【 】【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