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新浪首页 > 高尔夫频道 > 中国报道 > 正文
揭密高尔夫球繁华背后 一年10万美元打造一名球手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04月20日03:00 新闻晨报

  打开IMG的官方网页,在他们讲述自己的历史的页面上,第一句话就是:在1960年,马克·H·麦克马克握着一位名叫阿诺德·帕默年轻的高尔夫球手的手,这次历史性的握手奠定了如今IMG这个帝国的传奇。”

  一个高球运动员造就了现在世界上最为知名的管理集团,这样的因果关系,或许就是阐明高尔夫球运动“高产出”的最好例子。

  但高产出背后首先需要的是高投入,在目前的中国,高尔夫和台球一样,大多都采取“家庭作坊”式的培养机制。

  但高尔夫又和

台球不同,器材和租用场地费用的投入,就像是一个无底的黑洞,打造一名高球手需要的金钱显然不是一般人所能承受的。

  新生代

  “我们哥俩打没了3栋

别墅

  黑黑瘦瘦的叶剑锋,是中国高尔夫球青少年国家队的成员之一,这个夏天,除了高尔夫球,等待他的,还有即将到来的中考。

  “我花了多少钱?具体不是很清楚,但妈妈曾经开玩笑地说过,我们哥俩打没了三栋别墅。”钞票问题对依然年轻的叶剑锋来讲,还是有点模糊,同时,优越的家境也使得他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些事情,“我准备18岁以后成为职业高球手,当然,大学我还是要念的。”

  而另一位少年高球手胡牧,11岁便在2001年中国青少年高尔夫公开赛15至18年龄组中夺冠,之后全家为他移民美国佛罗里达,师从大卫·利百特—————国际高坛“教父”,成了现今最赚钱的女球手魏圣美的师弟,仅他一人一年开销就超过10万美元,“不包括器材等等的消耗,他一年的学费大约在2万多美金,仅这笔支出,就不是一般家庭能够承受的。”

  其实,撇开高尔夫培养机制中必须的学费不谈,单单一些硬件的费用就已经让人咋舌:球杆价格基本不会低于四位数;场地的租用费,一个人一场球,好一点的场地不下七八百。这样的花费一年累计下来,岂是一个工薪家庭能够承受得起的。

  现在,包括叶剑锋和胡牧在内,他们最大的目标就是能够在18岁之后加入职业行列。以目前最火爆的魏圣美为例,她在签约IMG之后,年收入稳定在1100万美金。当然,她这样的例子在整个高尔夫球界来讲,都是少有的。

  老一辈

  “打球的动力是‘我要还钱’”

  对于现在这批有着优厚条件的孩子,中国高球第一人张连伟只有羡慕的份,“我打了20年高尔夫,一直是个自负盈亏的个体户。胡牧、叶剑峰这样的中国第三代年轻球手有了国家队的支持,还有专职教练,训练条件更好,前途将不可限量。不像我那时候,支持我打下去的动力是‘我要还钱’……”

  张连伟的话没有丝毫的夸张,其中带着那个年代球手特有的辛酸。他们这批人或许会被滚滚大潮淹没,或许就会在逆境中杀出一条血路。但幸运的后者,比如说张连伟,显然是微乎其微的。

  廖贵明,这位当年被媒体最为看好的“打虎好手”,现在也落入了一个职业选手的怪圈。2003年,好不容易成为一名职业选手,却遭遇了“非典”,无球可打的局面使得他不得不面对生计问题,多年来游走在各个球会间打拼。现在,开始有所起色的他终于快要迎来自己的“春天”,但这样的煎熬又是几个人能够忍受的。

  其实廖贵明的遭遇并不是中国高球球手的个别现象,还有许多选手大多从球童起步,然后慢慢爱上了高球运动,但高球运动的高投入却又迫使他们不得不另外开辟副业,在现实的打击下,在潜移默化间,已经把他们对高球的热爱消磨殆尽。

  这就是中国职业球手的生存现状。面对大环境的变动,职业球手们也不得不暂时放下自己的梦想,为求生存去教球,而后慢慢放弃自己的梦想,被动地等待未知的机会。

  发展出路

  降低门槛普及高球运动

  是什么在阻碍中国高球的发展?其实一道鸿沟就摆在所有人面前:高昂的入会费,让人望而却步的场租。一个人打一场球少则一千,多则上万。老百姓谁会考虑参加这种运动?

  张连伟提出普及高尔夫最有效的方法是:多建公众球场。一个私人会所的投资太大,一般很难收回成本,投资者要进行前期的市场评估调查,而公众球场会是一个很好的中间“产品”。同时,公众球场的发展也需要正确引导,不能受到市场的诱惑而变形。张连伟认为:“公众球场的价格应该有一个统一的规定,比如平日150元,周末250元。”

  门槛降下来了,入门的人自然也就多了起来,同时青少年赛事的配套也就变得重要起来。“张连伟杯”青少年高尔夫球邀请赛是现今青少年中比较知名的一项赛事,目前已经举办过五届,于每年的7月开赛。利用自己在高尔夫球界的号召力,张连伟为这个比赛倾注了极大的心血,他表示:凡是获得冠军的小选手,都有机会获得某公司一年的赞助,而早在1987年,张连伟就曾凭借在日本一场比赛中所取得的第11名得到这个公司的赞助。

  显然,中国高尔夫球运动的发展还是离不开市场化的运作,赞助商的投入在很大程度上是推动高球运动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在否定了“丁俊晖模式”的前提之下,现在大多数在国内已经开始冒尖的孩子们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一边上学一边打球”的道路,只是,有着优越条件的他们是否能成为将来中国独当一面的选手,这还需要经过时间和现实的考验。

□晨报记者黄嫣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6,570,000篇。


 

评论】【体育沙龙】【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