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首页 > 正文 

特别关注:CBA总决赛向何处去?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04月17日01:37 工人日报天讯在线

  (一)

  0比4,在CBA总决赛第四场比赛之前,相信许多人的脑海中会闪现这个比分。我还相信,无论是热爱八一的球迷,还是情感中立的球迷,没有人会喜欢这个比分。就算是广东队的球迷,也许他们更希望把他们的欢庆仪式留到东莞的主场。联赛管理者和赞助商们当然也不愿意看到这个比分,本赛季的CBA季后赛打到现在,除了1/4决赛中的一场3比1,剩下的比
赛全都是3比0。如果CBA11年历史中的第一场7场4胜制的总决赛,也打成一面倒的4比0,那将会令今年的联赛虎头蛇尾。

  所以应该感谢八一队,他们昨天晚上取得的这场胜利,几乎是如所有人所愿,把总决赛拖到了第五场。八一男篮在第四场比赛的表现依稀又让我们看到了那支七冠王铁军的风采,对于他们,我们能够送上的除了敬意还是敬意。

  现在的问题只剩下一个:CBA总决赛向何处去?八一队能创造奇迹,起死回生吗?

  (二)

  虽然情感上许多人都希望八一队夺冠,但客观地讲,八一队在后面三场比赛中创造奇迹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这不仅是因为那个总决赛铁律:在NBA历史上,还没有哪支球队能够做到在0比3落后的情况下翻盘。更重要的还是因为八一队的对手———

广东宏远的实力摆在那里。

  所有的人在谈到卫冕冠军广东宏远时,几乎都会提到实力这个词,就如谈到八一,总会用顽强、意志这样的字眼来形容他们一样。广东宏远的实力首先源于他们的豪华阵容,他们几乎在每个位置上都拥有国内最优秀的选手:内线有CBA最好的外援中锋积臣和如日中天的追风少年易建联,而八一队的内线仅仅依靠一个总是喜欢拉到外围投三分的莫科苦苦支撑,八一队前三场篮板球加起来输了48个,第四场赢球了,篮板仍以29比38落后,这从一个侧面能够反映双方内线实力的对比。广东队的前锋线则是所有位置上让国内诸强最为忌惮和恐惧的,杜锋、王仕鹏外加朱芳雨,这三大国手能投能突,而且身材高大,无论进攻还是防守都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相比较而言,八一队的锋线则过于依赖李楠,但李楠年事已高,且刚刚从伤病中恢复过来,不能支撑全场比赛。本次总决赛,年轻力壮的朱芳雨全程关照李楠,结果李楠四场比赛加起来只得到54分。李楠是八一队常规赛的得分王,更是继刘玉栋后的全队的精神领袖,当李楠的得分打折扣时,八一队得胜机会很小;在广东队的三个位置中,后卫线通常是被视为最弱的,但广东队从常规赛一开始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本赛季老后卫李群的上场时间明显减少,另外两名年轻后卫曲绍斌、张喆获得了更多的锻炼机会,这让他们在总决赛中受益不少。而另一名外援泰伦斯在李春江的战术体系中,也经常被当作控球后卫使用,这让广东宏远的后卫软肋硬了不少。

  能够体现广东宏远雄厚实力的还有,他们在每场比赛的关键时刻总有一个人站出来打开僵局,第一场比赛是将突破进行到底的王仕鹏,第二场比赛则是易建联;第三场比赛换成了全场拿下29分的杜锋。八一队其实能上场打球的队员比广东队还要多,但关键时刻能够扭转战局的明星球员则比广东队少,第四场比赛张劲松终于打破沉默,在比赛的最后阶段连飚两记三分,把八一队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但你不能指望张劲松成为刘玉栋,每场都那么发挥,下面三场比赛广东拥有两个主场,他们绝对不会轻易让胜利流走。

  (三)

  和历届CBA总决赛相比,本赛季的总决赛的确有些奇特:所有的人几乎都认为广东宏远队实力更为强大,但又无不对八一队创造奇迹寄予厚望。因为,是个篮球迷的都知道,八一队向来都特别顽强、特别能战斗。这让本赛季的总决赛从一开始起就似乎注定是一场实力和意志力的较量。的确,竞技场上,实力和意志都是不可缺少的,但客观地讲,实力从来都是第一要素,意志力也往往是建立在实力基础上的,不能被无限地夸大。何况,广东宏远这帮主力球员已经有了两年征战总决赛的心理积淀,他们也已经初步具备了临危不乱、处乱不惊的冠军球队的心理素质。目前的八一队实力处于下风,要想在一场漫长的7场4胜制的比赛中最后胜出,仅靠精神的力量去战胜一个心理素质同样不错的对手,绝非易事。

  在打完第三场比赛后,八一队主教练阿的江曾意味深长地说:年轻球员的成长比总决赛的胜负更重要。的确,年轻球员的成长是八一队本赛季最大的收获。总决赛结果如何,改变不了一个事实:昔日的“七冠王”并没有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年华老去,相反他们却通过

十运会和本赛季总决赛获得了新生。下个赛季,不出意外,王治郅也会代表八一队出战CBA,明年的这个时候,我们也许有理由期望一个更加精彩、更有悬念的军粤对决。


 

推荐】【 】【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