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运鹏:澳美成功离不开技术 吴鹏突破源于新理念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04月10日14:05 新民晚报 | |||||||||
本届短池世锦赛,延续着世界泳坛格局,澳、美继续占据金牌榜前两位。 他们的成功,离不开对技术的重视,将符合游泳特点的技术,渗入到每天的训练中,逐步走向平、高(指身体位置)、尖(游进中的伸展性和流线性)、粘(划水过程中,每一点都能用力,力度和速度兼具)。
另一方面,美、澳的训练理念和方法,正影响着世界各国。昨天中国选手吴鹏的胜利,是中国男队的一个突破,这得益于其教练朱志根在训练理念上的改变。 2000年前,朱志根采取的是大数量、中低质量的传统训练模式;2000年后,他在吴鹏的训练中作出调整,减少数量,提高质量,以3、4级高水平有氧训练为主,辅以5、6级无氧训练,同时重视400米混合泳和其他泳姿的训练搭配,使吴鹏的水平发生了飞跃。2002年亚运会,15岁的他连夺400米个人混合泳、200米蝶泳、200米仰泳金牌。雅典奥运会,他在200米蝶泳上夺得第六名。去年世锦赛,又获得该项第三。 高水平有氧耐力训练,比赛能力、速率的训练,及腿部训练的加强,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杨雨之所以能折桂,7个转身作用明显,这得益于水下海豚腿的优势。此外,大量参加比赛,有助于提高比赛能力及比赛后的快速恢复。 国内成功的教练,大多采用这样的训练模式。希望更多的省市、教练能遵循这一当今的训练规律。 前中国游泳队总教练陈运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