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首页 > 正文 

规避营销风险 提高赞助效益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04月10日10:50 中国体育报

  中国产学界、企业界4月3日在京论剑,探讨北京奥运赞助营销策略——

  “奥运营销的含金量和前所未有的巨大商机使很多企业,特别是大型企业趋之若鹜,都希望能够参与这样一个全球性的商业机遇。然而,能不能得到相应的商业回报才是赞助企业应该考虑的问题。”北京奥运经济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剑4月3日在“奥运营销与风险规避高峰论坛”上指出。

  赞助与效益不能划等号

  陈剑表示,赞助和效益不能划等号。最初奥运赞助大概只有400多万美金,现在已经超过了6400万美金,赞助奥运会可以说是这个世界上最昂贵的赞助,并且,任何对奥运营销的误解都可能使奥运会没有回报,亚特兰大奥运会就是个典型。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的赞助企业有二十几家,中国有4家,但是一直效益平平,以至于2000年悉尼奥运会我国直接参与赞助的企业一家都没有。原因固然很多,但是后续推广费用很高(通常是运营费用的2-4倍)是企业不得不考虑的现实。如果赞助营销不足,就失去了真正的营销机遇。

  陈剑强调,企业要充分进行二次策划,以体现企业的无形资产和有形资产。要对奥运赞助的目标、策略等重大问题进行计划和论证,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奥运二度总体规划。由于国际奥委会对奥运赞助进行了种种限制,赞助商只能通过其他途径,通过大量与奥运会有关的公益活动主动行使和充分发挥权益,掌握奥运精髓,在营销的策略、策划等方面要精益求精,才能在奥运赞助当中脱颖而出,吸引更多公众的眼球。

  赞助效应难以立竿见影

  陈剑表示,奥运赞助需要逐渐接轨的过程,因此在短期内很难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不要期望通过一次奥运炒作就会迅速使品牌提升。陈剑说,奥运营销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持之以恒的精神和富有远见的战略,期望单纯从某一场赛事获得巨大的效益是不现实的,应该是持之以恒,坚持连续性和结构性相结合的原则,在整个奥运期内,形成高潮迭起、波浪式前进。

  另外,根据国际奥委会的严格规定,奥运会赛场内严禁各种类型的广告出现,因此失去了我们最为熟悉的广告形式。同时,在所有与奥运会有关的赞助中,只有最高层次的TOP赞助商(即国际奥委会全球合作伙伴)才享有在全球使用奥运会标志的权益,其他赞助商只能在中国境内使用奥运会赞助的相关标识,如果在另一个国家使用需要得到当地奥委会的许可。

  产品创新打造强势品牌

  陈剑指出,只有做好奥运

知识产权的开发,才能把奥运赞助推向高潮。奥运会比赛期间也是奥运赞助的高潮,企业有现场展示权和接待权。雅典奥运就是一个例子,在雅典奥运会开幕式、闭幕式上,虽然中国代表团的衣服都是某企业生产的,但是几乎没有人关注中国奥运代表团的衣服是哪家企业提供的。

  同时,还要提高

维权意识,大力维护自身的赞助权益。隐形营销严重侵犯了赞助商的权益,维权就是要和形形色色的隐形营销做斗争。除了北京奥组委严格执法以外,企业自己也要成立专门的打假部门密切关注市场动向。

  陈剑认为,赞助企业还要通过产品创新、公益活动等来提升品牌。奥运营销对产品技术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如果不能创新产品,或者新产品不能在技术上领先,即使知名度很高,也会很快被消费者遗忘。一旦产品和服务出现闪失,损失就会更大。如果在全世界范围内产生负面影响,风险是非常大的。同时,还可以通过群众性公益活动提升奥运精神,体现奥运经济效益。企业可以赞助奥林匹克火炬接力活动或者有关的奥运文化活动,举办一些丰富多彩、引人入胜的群众性公益活动。

  最后就是要打造强势品牌。打造强势品牌的关键就是在消费者头脑中建立起清晰、个性化和有感染力的品牌形象。这需要深入研究消费者购买产品的主要驱动力,定位好核心价值,才能创造出高利益。


 

推荐】【 】【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