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运动队引发新思考 谁来保障运动员义务教育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04月05日10:10 中国体育报 | |||||||||
在贵州省体育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有一位英语流畅的老人在这里为孩子们讲课,这位老人几乎承担了体操队从小学五年级到初中所有的英语课。老人叫朱敏才,是商务部退休的经济参赞。贵州省体操中心目前共有5名聘任教师,还有一位是朱敏才的老伴孙丽娜,作为北京市一所知名小学的退休教师,她承担着这里三分之二年级的语文课教学。有这样高水准的老师来给运动队的孩子们上课,孩子们是幸运的,但这其中又有多少隐忧?
被诚心追来的“老”老师 记者不久前跟随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到贵州参加我国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工作西部试点地区的评估,就是在这里完整地听了一节朱敏才老师的英语课。他极其注重小队员们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活泼机灵的体操小将们都能把一些日常英语对话说得有板有眼。孩子们告诉记者,朱老师来了才不到半年,他们终于改变了以前老师换来换去都不知道自己学了些什么的状态。 现在“把朱老师留下”已经成为了从贵州省体育局局长蔡国祥到体操运动管理中心分管文化教育的吕金玲一致的愿望。蔡国祥告诉记者,体育局没有文化教育老师的编制,所有的老师都是聘用,而且因为训练基地远离贵阳市区,来的老师一般只呆一年半载,而教育部等部委每年进行的支教活动,运动队的文化教育都不在考虑范围之内,因此即使有老师愿意来,也因为不符合政策要求而不能来。但保证适龄运动员的义务教育权利一直是贵州体育局坚定不移的工作原则,于是利用一切能用上的手段找老师就成为没有办法的办法,朱老师就是这样被追来的。 退休后的朱老师和老伴这两位超龄志愿者为实现自己的夙愿,2005年回到了朱老师的家乡,成为望谟县第二小学的义务支教者。当地媒体报道了这一事情,看到报道的吕金玲从此开始了对两位老人的追逐,一次次拜访,越来越感觉到运动员急需文化教育的两位老人来到了基地。 孙老师告诉记者,她发现运动队的孩子们求知欲太强了,而他们基本上享受不到9年义务教育,但这也不是体育系统一家能够解决的;如果把这里的教育也能纳入教委的系列,那样包括老师在内的很多问题也就都能够解决了。 义务教育需要全社会支持 贵州省在此次文化教育质量评估中得到了73.3分,这一分数明显低于中部和东部试点省份,但事实上以贵州为代表的西部地区已经竭尽所能了。总局科教司副司长张天白表示,贵州体育局没有办学实体,但在各个管理层次中,已经采取多种方式来保证教育能力,目前就是要对一些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进行思索,包括向国家争取政策,国家体育总局将通过评估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呼吁社会各界共同解决,一定要通过各种途径对这个群体的教育权利给予特殊的关注。目前能够解决的一个首要问题就是义务教育。 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从今年起用两年时间,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今年在西部地区实施,明年扩大到中部和东部地区。这些政策能被我们来自农村的适龄运动员享受吗?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教育处副处长尹飞飞表示,边远地区经济差异大,就更需要管理部门把上学渠道都打通,教育经费实行属地化管理,但运动员教育这块儿没有打开,因此9年义务教育最起码的经费享受不到;而对于教他们的老师,也要让他们享受到同等的住房、工资、培训等待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