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感慨万千时记忆一串串 美国乒乓球代表团访常熟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03月31日14:18 新民晚报

  

感慨万千时记忆一串串美国乒乓球代表团访常熟

  35年前的乒乓外交,令他们见识了真实的中国。

  35年后的友谊之旅,令他们再叹幸运,倍感亲切。

  为庆祝中美乒乓外交35周年,昨天,美国

乒乓球代表团一行抵达江苏常熟,开始访问。3个多小时的行程,本报记者全程跟踪,与这些“乒乓外交”见证者,忆当年,展未来。

  大开眼界

  “一片空白”,35年前在名古屋世乒赛的最后一天,听闻受邀访华,奥尔加·索尔苔丝如此形容当时感受。中国拥有世界一流乒乓选手,除此之外,索尔苔丝对中国一无所知。

  “灰蒙蒙”,首次踏上中国的土地,索尔苔丝如此形容中国印象,人们穿着同样的衣服,佩戴毛主席像章。

  “万水千山”,从美国到中国,飞机、火车,不断辗转,杰克·霍华德只记得路途的遥远,还有火车上播放的铿锵有力的旋律,翻译告诉他那首歌叫《社会主义好》。

  今日,面对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纵横繁忙的交通,索尔苔丝和霍华德不约而同啧啧称赞:“我们看到了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

  文化影响

  通过乒乓外交,中华文化极大震撼了约翰·特里希尔。谈起中国印象,特里希尔扶了扶黑框眼镜,眼神中流露出无限怀念。

  中国人民的热情,至今记忆犹新。1971年在北京交流比赛时,每当特里希尔得分,观众即报以热烈掌声,相反,中国队员得分时,却是全场肃静。中国人还邀请他尝遍中国

美食,这个素食主义者经不住诱惑,暴饮暴食,后来因为拉肚子被送去
医院
,注射青霉素。

  趣事一大堆,从此特里希尔爱上了中国。“我梦想一辈子呆在中国,我还没来得及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特里希尔无限遗憾。回国后,他每周都会举家前往唐人街吃中国菜,他女儿在家经常做豆腐羹煲海鲜汤。“在中国,我还喜欢上了骑自行车。至今,我在美国保持骑车的习惯。”

  前不久,特里希尔去拉斯维加斯讲学,他把这些细节告诉了在座的每一个人,他说:“中国对我这一生影响巨大。”

  相互融合

  “乒乓外交促进了中美两国人民的融合。”美国乒协首位华裔女性副主席叶瑞林感叹道。

  27岁时,叶瑞林加入美国国家队,代表美国参加了7届世乒赛,之后成为美国国家女子少年乒乓球队教练。叶瑞林自豪地告诉记者:“我的两个孩子都是全美乒乓球锦标赛冠军。我是去年全美乒协副主席选举中得票最多的。虽然我没有见证乒乓外交,但这一切,都与乒乓外交的影响有关。中国人在国外有了发言权,有了平等生活的权利。”

  不过,叶瑞林认为,现在年轻人对乒乓外交不甚了解,从乒乓中衍生出的相互融合的精神要延续。叶瑞林透露,她将把“纪念中美乒乓外交35周年”的横幅带回美国,在5月份普林斯顿大学举行的第七届花园州乒乓球公开赛上挂起来,让美国人都知道,乒乓外交,促成了中美两国人民友谊。

  科恩印象

  科恩已经去世,但是此番能再访中国,代表团成员一致归功于这名乒乓外交的缔造者。谈起对科恩的印象,大家有着数不清的回忆。

  “他是一个嬉皮士,爱出风头。打球时绑着红色头带,绑鞋带时,把脚高高跷到球桌上。但是,他也有严肃的一面,他是个时刻准备着把握机会的人。”博甘用客观的语句解释。

  “科恩是一个热情奔放的人。当年在故宫,科恩问周恩来总理,你如何看待嬉皮士?周恩来总理回答,尽管嬉皮士选择不同的生活方式,但那是个人的权利,嬉皮士的生活方式很独特。”特里希尔连连赞叹,“一个普通的美国人能得到中国总理的坦诚回答,妙极了!”

  一次风尘仆仆的旅途,一顿谈笑风生的晚餐,道不尽对乒乓外交的点滴回忆,而对于中美两国友谊的展望,仍在延续……

  实习生陶邢莹记者李京红

  (本报常熟今日电)

  科恩母亲(右)昨参观中美乒乓外交图片展王伟江摄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乒羽世界】【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