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老球手35年后再挥拍雄风犹存 乒乓外交重温吸引关注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03月30日11:09 中国体育报

  3月29日下午,一场特殊的乒乓球比赛在北京中关村四小举行,对阵的双方是1971年亲身参与“乒乓外交”的美国队队员和中国的乒乓球爱好者。

  虽然是一场交流比赛,但比赛的进程却没有丝毫的马虎。入场式中,中美双方的队员手拉手走进赛场,现场专门请来了军乐队演奏中美两国的国歌。为比赛开球的是庄则栋、张燮林两位前世界冠军和美国队的两位女士迪姆和利莉。

  代表美国队率先出场的是伯根先生。35年的时光已经将伯根先生变成一位须发皆白的老人,另外还“赠予”了他一副厚厚的眼镜,明显发福的肚子和略微弯曲的脊背。但伯根先生并不服老,比赛前他就表示,一局11个球的比赛,他要坚持打完5局!可真等到球打起来就不一样了,伯根先生的球技不减当年,但体力却明显不支,第一局球打完,他就主动要求退出了比赛。下场时,可以明显地看见老先生的鼻尖上挂着大颗的汗珠,两鬓的头发和胡须也都已经被汗水打湿了。但即便如此,在他的话语里仍然透着当年那股不服输的劲头,“我的技术没有退步,我的精神还很好,训练一下,我依然能够打一场精彩的比赛。”

  场上打得激烈,场下也热闹非凡。找老冠军签名的,老朋友相认的,忙着接受采访的,欢笑声拥在一起。其中有一位年纪不小的时政记者,1971年“乒乓外交”时就跟随美国队采访,今天,他又认出了当年的美国队员朱迪,老朋友相见,分外高兴。除了大人们,中关村四小三年级四班的同学们也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三个小同学抬着自己制作的签名牌,逐个请中美两国的老冠军们在上面留名。

  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虽然这是一场

乒乓球的交流比赛,但到场的时政记者的数量却远远多于体育记者。相对于体育记者,时政记者们都把眼光放在了“乒乓外交”以来35年中美关系的变化上,美国的老冠军们也对这35年来中国的巨大变化感慨不已。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010,000篇。


 

评论】【乒羽世界】【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