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首页 > 正文 

卢春玲:为农民做事“值”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03月29日10:50 中国体育报

  她为农民筹集到了60余万元的活动经费;她购买和自制了近百件比赛道具;她将健身知识编成了80余条顺口溜。她就是北京市平谷区农民体协的带头人——卢春玲。

  “小卢不赖,为我们着想,为我们办事。”虽说北京市平谷区农民体协秘书长卢春玲今年已经50岁了,可是村里的大爷大妈们还是亲切地称她为“小卢”,因为是“小卢”十几年来带着他们一点点了解了什么是体育、什么是健身,让他们知道了还有这么好的健身器
材可以练,还有这么丰富的活动可以参加。

  “没有组织哪行”

  在卢春玲看来,工作开展得好与坏、快与慢,组织是保障。为了增强农民体质,提高农民的健身意识,健康、定期地开展活动,卢春玲将建立村级协会组织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002年初,机构改革后,她深入到平谷区的17个乡镇,把农民体协组织重新成立起来,把农协章程重新给写上,把前三年的上级文件(包括区运动会规程、秩序册)等一页一页帮助编上号装订成册,平均一个乡4至5卷,全区约100多卷。

  在健全乡镇协会组织的基础上,北京市体育局、市农协要求,各村也要成立农民体协。卢春玲抓住机会,趁势而上,不厌其烦地联系有关领导,深入各镇各村,到2002年9月底,平谷区村村都成立了农民体协组织,健全了区、乡镇、村三级协会组织,这在北京也是第一个。

  “最难的是伸手要钱”

  从1992年开始,卢春玲就开始负责平谷区农民体育工作,这一干就是14年。卢春玲告诉记者,她不怕苦不怕累,最怕的就是没钱。“为了钱,我都不要脸面了。”在农协一分钱都没有的情况下,卢春玲先后共联系了五十多个单位和个人,几年来,为农协找来了60余万元经费。“磨破了嘴、跑断了腿”,这句话对她来说一点也不过分。

  她听说一些市属单位在马坊投资办企业,就反复找马坊镇领导,最后落实到某集团给农协支持10000元;她了解到有位挖金子的个体户的情况后,也不厌其烦地找人家几次,落实了10000元;有一天她和丈夫在家边吃饭边闲聊,丈夫说到某建筑队的事,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她放下碗就去找相关人员,得到了5000元的资助。

  她不愿意放弃任何一次机会,吃饭的时候想着工作,开会的时候也想着工作,在区盘峰宾馆开劳模会时,得知田禾同志是区里一民营企业的老总,她就主动上前把农协的情况非常谦虚地向他做了介绍,争取得到老总的支持。田禾果然被她的工作态度所感动,也给农协赞助了5000元。

  总是向人“要钱”的卢春玲不但没有惹人厌烦,反而是人家给她钱还说她好,“我们企业要是有她这样的人该多好。”田禾发自内心地说。

  “心里要想着百姓”

  为了让农民们更愿意参与农协组织的活动,卢春玲购买和自制了近100个比赛道具,如大桃、橘子、小树、小鱼、鱼竿、灯笼、小红旗及布艺动物、沙包等。为做好这些道具,她的手被铁片扎破了,被线勒流血了,每次活动后都会沾上一脚灰,带上一裤土,但看到村民们满意的笑脸,卢春玲说“值”。

  “健身器材摆门口,健康钥匙在您手”、“趁金子、趁银子,不如趁个好身子”,为了使农民朋友爱听好记,卢春玲将健身知识编成了80余条顺口溜向农民宣讲。“这个编得好,一听就明白,知道该咋办了。”村民们说。

  为了让老中青三代都成为锻炼者,卢春玲可没少下工夫。她几乎将所有的活动都安排在了周末,这样大家都有了参与的时间;她又将项目设置得具有趣味性,单调的家庭接力赛就变成了年轻人拿着“棒子”跑,中年人健身“羊吃草”,老爷子“赶牛去耕地”,老太太沙包投得好的场面。

  2005年3月,卢春玲的母亲因病住院,而这时正是举办运动会的季节,她就利用早午晚的休息时间到

医院照看母亲,一天假也没请,一点工作也没耽误。3月26日,母亲去世,3月28日上午8点30分出殡,但就是在早上7点她还骑着自行车赶到单位,把金海湖镇马屯村运动会比赛的物品一件一件从库房搬到了门口……


 

推荐】【 】【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