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峰:好想到成都看熊猫 也许我还能再拿冠军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03月15日03:14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 | |||||||||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讯: 今年年初,曾有一则武宫正树九段达到千胜的新闻让棋迷很感兴趣。那你知道现在棋坛胜局数最多的人是谁吗?他就是林海峰九段。今年将满64岁的林海峰先生至今仍奋战在棋战最前沿,并不时有令人讶异的演出。在51岁时,他取得了史上第一个天元五连霸,将满60岁时他获得富士通杯季军和名人挑战权,他的胜局数更接近1300局。本次春兰杯,林海峰
依田先生的胜利让日本围棋又提起了兴趣 近年来,日本围棋在国际大赛中一直扮演着配角。而今年春天,随着依田纪基在农心杯上的胜利,日本围棋一下有了复苏的迹象。对此,林海峰用并不太流利的汉语微笑着表示:“很多年来,日本围棋在国际比赛上成绩不好,我也经常骂他们。而前一阵依田赢了农心杯,这在日本引起了轰动,一下子提起了日本围棋的心情。”林海峰10岁被围棋宗师吴清源带到日本,至今他已在日本棋界奋战了50多个春秋,所以林海峰对日本围棋的感情非常深,“非常希望日本棋手能插进来,形成真正的三国鼎立。这会令围棋更精彩。” 李昌镐如果一直是高峰期,那才是不正常 李昌镐今年两次大赛的失利也让林海峰颇为关注。由于自己的老师吴清源和李昌镐的老师曹薰铉都是濑越宪作先生的弟子,林先生和李昌镐也算师出同门,他对李的看法颇为独到。他一直反复提到这句“李昌镐的棋是很安定的”。“安定”,他的解释是“棋很完美,有弹性,有伸缩性,胜率高。”“每盘棋都赢,那是不可能的,偶然输输也无所谓。而且李昌镐还年轻。当然,由于现在其他棋手的水平都显著提高了,所以李昌镐像过去那样占据绝对优势的时代肯定是过去了。”林海峰表达了一个观点就是,“并不是有些棋特别重要就不能输,而且人生总有高潮低潮,”他静默了半晌,也许想起了自己这半个多世纪的棋坛悲欢,突然幽默地来了一句,“其实如果李昌镐一直处于高峰期的话,那才是不正常。” 罗洗河的棋非常有意思,和别人都不一样 对于中国棋手近来的突出表现,林海峰当然不会没有注意到。“最近我专门看了罗洗河的棋,他的棋很有意思,棋风和别的棋手都不一样。”同样,他也用了“安定”这个词来形容“小猪”,“当然我以前也看过他的棋,现在他的棋比以前安定了。”这也许是对“小猪”的最高褒奖。然后林先生又专门提到了陈耀烨,“那个16岁的……他的棋也非常不错。”突然他一拍脑袋,“还有古力。”林海峰又用了一个“安定”,“古力的棋虽然很勇猛,但也很安定。”林海峰带着点羡慕的神情说,“中国有这么多优秀的年轻棋手,所以我一直觉得中国围棋的前景会是最好的。”紧接着,林海峰突然闹了个笑话:“和他们相比,常昊都是前辈了吧?” 去年,林海峰的爱女林芳美结婚了,家里就只剩下了老两口。林海峰笑着说:“孩子们都结婚了,我们也多了许多寂寞的感觉。所以也希望有更多的机会出去旅游,多走走。”得知记者来自成都后,林海峰用向往的语气和记者提起了九寨沟,“听说那里特别美。”尤其在记者提到去年曹薰铉九段就去过九寨沟时,这更令林海峰神往了。“我们成都还有熊猫呀。”林海峰一下子露出了孩子般的神情:“熊猫都是四川的吧?”他还做了个抱小孩的动作,“是不是可以这样直接把熊猫抱在怀里?”然后他哈哈大笑,“好希望能去四川,去成都,看看大熊猫和九寨沟。” 也许我还能拿冠军,藤泽先生是我的目标 藤泽秀行曾在67岁时夺得王座,创下了最高龄夺冠纪录。林海峰认真地表示:“那也是我的目标,我正在为此努力。我想我也有可能再夺得冠军。”想了想后,他调皮地说,“我今年64岁,不是还有好几年让我准备吗?”半个多世纪的围棋生涯让林海峰获得了“常青树”的美誉,林海峰对这个外号也十分喜欢,他还有另一个外号“二枚腰”,林海峰告诉记者:“二枚腰这个词是日本相扑的一个术语,意思是有两个腰,一个腰倒了,还有一个。”的确,多年来,林先生就是棋界打不倒的“二枚腰”。令记者意想不到的是,林海峰又搞笑地表示:“现在我很容易输了,顶多半枚腰。哈哈。”这当然是玩笑话,但林海峰却非常认真地反思,“回首这么多年的围棋路,我是快快乐乐地下了一生的棋。但我觉得自己还不够努力,还有很多目标没有实现。” 林海峰档案 ●祖籍浙江宁波 ●1942年5月6日出生于上海 ●1946年随父母到中国台湾生活 ●1952年只身一人赴日本学棋 ●1955年13岁时获职业初段 ●1965年23岁时成为日本棋坛最年轻的“名人”,此后 他15次问鼎“名人”。1968年首获本因坊头衔。1989年 首获天元桂冠,此后五连霸,获得名誉天元资格。 ●1971年29岁时与同学的妹妹王来弟完婚。育有一男两女。 ●1990年获第三届富士通杯世界围棋赛冠军。 ●1994年在第19届碁圣战中首次获得碁圣称号。 本报记者赵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