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首页 > 正文 

空中技巧金牌难掩“阴盛阳衰”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03月03日11:50 黑龙江日报

  本报记者 曹忠义

  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被称为“雪上的体操”,突出要求技巧性、柔韧性和灵活性,非常适合中国人的运动特点。因此,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该项目就成为我国选手在冬奥会雪上项目的突破口。经过10多年的发展,我国女子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已经处于世界顶尖水平,形成了“团队优势”。同女子相比,男子在这个项目上还显单薄,即使韩晓鹏在本届
冬奥会上创造历史勇夺金牌,也难掩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阴盛阳衰”的现状。

  中国队员具有先天优势

  空中技巧要求借助陡坡下滑的惯性在预先准备的跳台上进行两次不同技巧的跳跃,从平台跃起到落地的空间内要做各种空翻转体动作。评分时,腾空、起跳、高度及距离占20%%;身体姿势和技巧动作表演水平占50%%;落地占30%%。所以,有人称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为“雪上的体操”。

  从中可以看出,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突出要求技巧性、柔韧性和灵活性,这非常适合中国人的运动特点。因此,从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该项目就成为我国选手在冬奥会雪上项目的突破口。

  目前中国女子空中技巧的领军人物徐囡囡的成长轨迹大体可以代表中国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第一代运动员的经历:从艺术体操改练技巧,然后改练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

  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也是极其容易受伤的项目,队员韧带断裂成为家常便饭。据说,徐囡囡、李妮娜等几位女队员的韧带都是花钱移植别人的。而男队新科奥运冠军韩晓鹏也曾因为韧带断裂产生过退役的念头。

  “中国速度”让世人惊叹

  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始于20世纪初,是在高山滑雪基础上发展而来,1994年被列为冬奥会正式比赛项目。

  我国自1989年开始开展空中技巧项目。1994年首次派出2名女选手参加了在挪威利勒哈默尔举行的第17届冬奥会并分获第17名与第18名,当时是我国雪上项目参加世界大赛的最好成绩。1998年在日本长野第18届冬奥会上,我国女选手徐囡囡、郭丹丹、季晓鸥分获第2名、第7名与第12名,虽然冲金未果,但在短短的几年内却实现了我国雪上项目在冬奥会上奖牌零的突破。2002年在美国盐湖城第19届冬奥会上,李妮娜与徐囡囡分获第5名与第12名,尽管再次冲金未果,但我国年轻选手李妮娜从此脱颖而出。中国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发展速度之快,被业内人士称为“中国奇迹”。

  发展:阴盛阳衰

  尽管本次冬奥会韩晓鹏夺得男子空中技巧的金牌,但难掩中国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阴盛阳衰的局面。

  女子:已站在世界顶峰

  本届冬奥会,是我国女子空中技巧选手第4次参赛,也是第3次向金牌发起冲击。经过近年来的发展,被称为“三朵金花”的李妮娜、郭心心与徐囡囡各具特点,三人合力形成集团优势,笑傲天下。

  今年23岁的李妮娜虽然参赛动作难度系数不具优势,仅为7.05,但空中动作干净漂亮,着陆成功率达90%%以上,如此稳定的着陆成功率目前世界无人可及。2005年度连获

世界杯总冠军及世锦赛冠军,在她所参加的2006年度世界杯6站比赛中,又夺得3枚金牌。虽然无缘本届冬奥会金牌,但其实力世界公认。

  李妮娜以稳定取胜,与其同龄的郭心心则靠难度争霸天下。她参赛动作难度系数达到了7.85,是当今世界女子空中技巧最难动作,而且她的空中动作质量优于同难度外国选手。但由于本年度才开始使用这一新组合动作,目前着陆成功率尚不理想,2005年度世界杯第8站比赛中夺得1枚金牌,同年度还获世锦赛铜牌,最近在本年度第7站世界杯赛中又夺得1枚金牌。未来几年,如果郭心心能解决好难度与稳定的关系,其前景会更加美好。

  今年29岁的冬奥会“三朝元老”徐囡囡是中国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的“定海神针”,其丰富的大赛经验是

中国队的宝贵财富。自1998年夺得长野冬奥会银牌后,在世界自由式滑雪界享有很高的知名度。2005年度因伤停赛,康复后从2006年度世界杯第1站开始复出,本年度在所参加的5站比赛中,已获得1金1银。

  除了“三朵金花”外,“三朵小花”王姣(23岁)、程爽(19岁)与张鑫(20岁)都能完成7.05难度动作,也具备了冲击冬奥会奖牌的实力。

  男队:夺冠迎来新契机

  韩晓鹏虽然获得了一枚金牌,实现了中国雪上项目的历史性突破,但中国自由式滑雪男子空中技巧还处在爬坡阶段,还不具备世界顶尖实力。

  韩晓鹏此次夺金之前,中国队只有邱森获得过一次世界杯冠军。所以,即使在韩晓鹏预赛排名第一的情况下,中国团部仍认为如能夺得一枚奖牌就是胜利。

  但可以预见的是,有了韩晓鹏这次突破,中国男子空中技巧将迎来新的发展契机。在韩晓鹏身后,还有同样年轻的邱森,还有极具发展潜力的刘忠庆、满宁和李科,还有磨刀霍霍的新生代力量。


 

推荐】【 】【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