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首页 > 正文 

买“标王”别砸了牌子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03月03日06:41 扬子晚报

  501万,马琳被陕西银河国梁俱乐部租借到帐下的同时,也为乒超转会价格创造了一个前无古人的纪录……

  租借马琳,这个价高不高?可以算笔账。租名将,最重要的两条原因就是保证成绩和吸引票房,以现在的价格,陕西国梁一年的乒超9个主场,那么马琳每亮相一次,成本为55万元左右,如果想把这个成本转嫁给观众,就算体育馆能坐满5000人,那么每个观众的门票
也要100元人民币,这是很多观众承受不了的,更何况乒超比赛本身远远还没有“火”到那个程度。但是,如果俱乐部找不到商家消化整个成本,那么最终就算拿了乒超冠军,也只能是“赔本赚吆喝”,欠下的债可能会砸了自己牌子。说到这,不禁让人想起当年央视广告招标,一酒业品牌以过亿的天价拿下央视广告标王,结果因为负担太重,在不到一年内就宣布破产的往事。陕西国梁俱乐部,总不会为了一个马琳去走前人的老路吧?

  也许,现在这么说未免悲观,不少乒乓界的人士对本次摘牌形式非常看好。因为除了“标王”,本次摘牌大会还有一个噱头就是“分金”!按照乒羽中心的规定,王励勤、马琳等4人的天价租借费,最后落到其他俱乐部腰包的钱有46.3万。按照乒羽中心的说法,这是为了搞平衡,让实力差的俱乐部得到一定的经济补偿。但是这种做法,输出人才的俱乐部肯定有意见,凭什么我培养的运动员,钱要大家分?再有,本次摘牌大会,本来被“钦点”的世界冠军有12名之多,但是只有6位参加了竞拍,那么另外6人因为什么不愿意出来赚这个钱,这也是值得人们思考的。

  可见,这次乒超摘牌,存在太多的人为操作的痕迹。可以想象,如果不解决现在存在的这些问题,这个非市场产物的摘牌制度在乒超的历史上只能是昙花一现。“标王”,也只能是将来人们的一个笑柄!贾晓宁来源:扬子晚报网


 

推荐】【 】【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