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首页 > 正文 

天太冷,南美热情欠奉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03月03日04:19 深圳新闻网-晶报

  显然,在这个季节,在新年以来的首个国家队比赛日,瑞士和俄罗斯的冰天雪地无法激发南美双雄的热情。在莫斯科1∶0小胜无缘世界杯的俄罗斯,这让卫冕冠军巴西队显得有点尴尬。而阿根廷更是在瑞士巴塞尔2∶3被克罗地亚逆转击败。这已是阿根廷继去年底被英格兰击败后第二次遭遇被逆转的厄运了。

  “冰舞”,桑巴不灵

  在离开莫斯科火车头足球场时,佩雷拉松了口气。尽管在零下10摄氏度的空气中,桑巴军团的舞蹈失去了韵律,但1∶0的比分足以让世界冠军带着150万美元的出场费安全撤离。

  糟糕的天气似乎成了比赛的主角。“这是我碰见过的最冷的天气,”佩雷拉强装笑颜。坐在教练席上的他和替补球员们几乎都快被冻成冰棍了。直到第14分钟,卡洛斯才制造了巴西队的第一脚射门,而这次原本够不成太大威胁的射门竟打中了禁区内罗纳尔多的手臂,从而改变方向弹进球网。俄罗斯门将没有任何的扑救动作,他认定大罗手球在先。但裁判摆摆手,示意进球有效。

  下半场,巴西队换下大部分主力,场面变得更加混乱。俄罗斯队趁机挑战巴西这条糟糕不堪的防线。但他们的努力在第83分钟的一次空门不进后宣告结束。赛后,巴西《圣保罗页报》表示:“我们赢得太艰难了。”但佩雷拉很宽容地表示这只是一场友谊比赛,他不会因此而责怪球员们。

  只是很难评判,这样的热身究竟会给佩雷拉带来怎样的参考价值。他对大罗和阿德里亚诺的信任也没得到回报——事实上,阿德射失了单刀球,而大罗依旧是那个“皇马前锋”。

  再遭逆转,蓝白色的苦笑

  激情四溢的开局,在比赛中取得绝对控制力,但无奈还是被克罗地亚在最后时刻打入1球,阿根廷2∶3败北。这不得不让人想起去年的那场英阿之战——瑞士巴塞尔圣·雅各布球场,再次记载了阿根廷人的尴尬失败。

  开场仅两分钟,克拉什尼奇就利用阿根廷门将阿邦丹谢里的脱手补射成功。接下来的三分钟,阿根廷队组织起了令人瞠目结舌的漂亮进攻,由特维斯和梅西分别建功,将比分反超。梅西的表现相当抢眼,阿根廷《奥莱报》赞许地表示,“克罗地亚人算是真正领教了传说中的‘马拉多纳传人’”。

  阿根廷人的进攻天赋不用多说了,他们再次释放出那些埋藏在关节里的足球音乐,行云流水的进攻和眼花缭乱的盘带让观者感叹,但防守呢?

  此战,中后卫科

洛奇尼的个人能力之欠缺暴露无遗。第51分钟,他竟被克罗地亚高大前锋普尔绍以“生吃”的方式盘过,后者回传助攻,塞尔纳头球得手。

  个别后卫的“愚昧”可以弥补,但恐怖的是,阿根廷的防守让人感到的是整个层面上的不足——从守门员阿邦丹谢里,到“定时炸弹”科洛奇尼,乃至萨穆埃尔,他们的状态都让人担心。

  比赛临近结束,克罗地亚再次占领了对方后防线的领空,西米奇力压坎比亚索头球得分,阿根廷只能无奈接受失利的结果。晶报记者朱健

  □记者观察

  宿敌,兄弟?

  众所周知,巴西和阿根廷是宿敌。但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南美双雄似乎长得越来越像,从人员配置和打法上可真像一对双胞胎兄弟了。

  首先,两队都存在严重的后防老化问题。阿根廷那条后防线令人头疼,不过可以预期,等萨内蒂回归后,科洛奇尼肯定将让出右路走廊。同样,因为布尔迪索太年轻,左路也在等待索林的回归。

  阿亚拉、萨穆埃尔、萨内蒂、索林自然是佩克尔曼的最佳选择,这四人的名气个个威震江湖,但普遍都有年龄偏大的问题。在实战中,他们的体能缺陷明显暴露,尤其是当索林和萨内蒂压上助攻时,回防的难度会大大增加。

  在这点上,巴西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巴西的两大主力边后卫卡福、卡洛斯都以助攻著称。而且巴西素来有边后卫代行边前卫助攻之职的传统。只是岁月不饶人,在

世界杯上,巴西队恐怕很难要求两个老队长像以往那般两翼齐飞、积极助攻前压。西西尼奥或许是另外的选择,但经验是他的致命伤——佩雷拉深知在世界杯赛场上,经验往往胜于一切。

  其次,双方的进攻组合都太过于霸道。昨晨对阵克罗地亚,佩克尔曼祭出一条让整个阿根廷惊呼的进攻组合——克雷斯波+梅西+特维斯+里克尔梅。虽然不能说这种试验完全成功,但在世界杯上,阿根廷很可能会再度使用这样的进攻线。它的好处在于,只要把这几个人在出场名单上一列,对方就开始发抖。

  阿根廷的进攻组合犀利无比,而巴西的“大罗+小罗+阿德+卡卡”的“无敌四人组”同样树大招风。在巴西的进攻体系中,小罗更多在边路游弋,接应中场,卡卡负责组织进攻,大罗和阿德在禁区内的实力固然不用怀疑,但最要紧的是,这两个巴西前锋的状态问题——罗纳尔多、阿德里亚诺都面临着为期不短的“进球荒”和强大的的舆论压力。从昨晨与俄罗斯队的比赛不难发现,他俩对机会的把握和对技术细节的处理上还明显不在状态。晶报记者朱健


 

推荐】【 】【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