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球超大球”提前实现 “乒乓NBA”良好开局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03月03日00:16 东方早报 | |||||||||
张喆责任编辑 李超 8年乒超联赛,头一朝进行“摘牌”大会,就一举超越中国足球超级联赛几大“标王”(张玉宁、李玮锋、李雷雷)创造的490万元人民币的“天价”,以501万元的新高,让国家体育局助理局长蔡振华提出的“小球超大球,打造乒乓NBA”的梦想提前实现。
然而如此“只租不卖”的摘牌制度,从一开始就存在许多缺陷,至今乒羽中心却并未提出任何一种解决方案。 如果王励勤、孔令辉没人要怎么办? 按照乒协规定,在2000年后获得世界冠军的运动员只能在乒超联赛中打球。但现实的问题是,王励勤和孔令辉两人的原培养单位上海和黑龙江都已经在去年降入甲A,因此两人只能进行摘牌,但如果昨日两人流拍,岂不是两人都将面临在今年无球可打的局面? 如果几家俱乐部制定“价格同盟”怎么办? 按现行规定,世界冠军起拍价30万元,上限125万元。但可以看出,这样的价格区间并不能限制财大气粗的几家俱乐部抬价,陕西和山东两队的赞助商背景均为当地电力公司,四川全兴也是出了名的“大户”,如果这几家竞相抬价,那么实力稍弱的俱乐部永远“租”不到好队员,而没有一流好手,那么这一年的成绩也不会好,去年陕西转来马琳、山东转来孔令辉,两队联赛成绩排名前两位。按照这个趋势,乒超联赛就只能穷者越弱,富者越强。 会有靠拍卖赚钱的俱乐部? 按照规定,超过125万元上限,则超出部分50%归原队,剩余50%归其余各队均分,这样就出现一种价格博弈,只要确定某队一定要某位队员,那么只要有一家或多家俱乐部从旁哄价,那么最终这些俱乐部分享的利益也会更多。 只有“使用权”没有“产权” 中国乒协表示,为保护原培养单位利益,追求公平,虽然世界冠军能自由流动,但仅能在新队效力一年。陕西去年从广东挖来马琳,但为了今年继续留住他,该队还得再和其他俱乐部竞拍,才能重新获得使用权。在市场化联赛中,无法想象,俱乐部只能参与投标,而不能和队员直接沟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