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首页 > 正文 

180万又如何?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03月02日10:28 青年时报

  180万,这是传言中王励勤的标的,一旦成交就注定成为乒超“标王”的数字。虽然与李玮峰495万的标的尚有距离,但在素来清汤寡水的乒超,这已是一个很雄赳赳气昂昂的数字。

  这个数字却注定成为一场炒作,至少在时下的乒超,叫喊出上百万的身价或是年薪,都是一场毫无意义的自我标榜。

  2005年,几乎各家乒超俱乐部都在这样的命题中因果循环不知前路:顶尖球员的工资涨到100万元,而一家俱乐部全年的经营收入大多维持在100-300万元。

  请大牌,意味仅支付工资一项就让俱乐部入不敷出。不请,意味本就冷清的市场将更萎缩。

  而中国乒协在今年出台了“自由人”制度,如王励勤等在世界重大比赛夺冠的选手基本工资不得少于60万元人民币。蔡振华“百万年薪不算多”的振臂一呼更是推波助澜,霎时,乒超生机勃勃,繁衍至今就呈现了180万标的的繁荣景象。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连隶属于山东电力集团,一向膀粗腰圆的

鲁能俱乐部都在“财政赤字”下不堪重负,何况本就庙小容不下大菩萨的中小俱乐部。俱乐部的不景气造成联赛的萧条,拖欠球员工资成为无奈。既是如此,预先喊出的“高薪”沦为打肿脸充胖子。

  从乒协的初衷而言,试图以高薪把主力球员留在国内,而相应的俱乐部改制以及市场开发和运作则没有跟上步伐,就演变为强人所难。180万激起的不是乒超繁荣的欣喜,而是倾囊而出后俱乐部难以为继的不寒而栗。


来源:青年时报 作者:时报记者 周笑纹 

 

推荐】【 】【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