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首页 > 正文 

[民营经济系列报道]国民待遇:仍是民企最大企盼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03月01日04:15 荆楚网-湖北日报

  湖北日报记者余凯

  百米赛跑,最怕发令枪响前,对手不在同一条起跑线上。

  市场竞争,就怕评价“好猫”的标准不尽相同。近年来,省委、省政府为鼓励民营经济茁壮成长,不断出台利好政策,“加快非公经济发展的32条意见”、《中小企业促进法
实施办法》等政策、法规赋予民营企业“国民待遇”,使其成为全省经济增长的活力之源。

  回首去年,我省每天增加GDP18亿元,其中民营经济贡献近一半。截至目前,全省1835万就业大军中,有70%在民营企业工作。

  按理说,地方应大力扶持这些“蚂蚁雄兵”,但实际上不少民营企业主有冷落之感——每当企业经营涉及到具体部门、具体环节、具体问题时,“亚国民待遇”的影子仍然挥之不去,利好政策、法规仍欠落实。

  一家民营大型药业公司,在鄂东某市投资8000万元建厂。可去年的一天,公司一车药品被当地工商所以无照经营为由拦下,罚款5万元。公司执照正值年检,并非无照经营,但嘴皮磨破都没用。企业老板心里堵得慌:如果捐10万,我愿意;但这没来由的罚款,我一分钱都不想出!

  这事反映到省委统战部、省工商联,甚至省委领导那里,几个部门出面协调。但是人家就是顶着不办。话说回来了,要是这小小工商所是铁面无私、不唯上、不唯权,秉公执法的话,那我们真得刮目相看了,要对这种做法给予充分地肯定和支持。而事实的真相根本不是这回事,请听听这家执法部门对企业的私下交底吧:“你们也要讲点良心,下面所里2/3的人靠这个(罚款)发工资,就交两个吧!”企业无奈,经过反复讲价,最后还是交罚款1万元。

  “典型的小道理管住了大道理”,省委统战部副部长、省工商联党委书记黄波感叹道。其言“小道理”,是指歧视民营企业,榨油的短视行为;其言“大道理”,是指促进民企发展、活跃地方经济的好政策好措施。

  

福建几位民营企业家用7000万元买断我省一国有
化工
企业,又追加投资两个亿拟安置当地2000人就业。这家企业是“国字号”时,国资委评其为“环保、安全达标企业”,但改制为“民字号”后一切手续得重办,环保检测不过关,安检部门不发安全许可证,企业无奈,硬是花了300万元跑了一年才把这些证照和手续办完。

  江汉平原某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去年旺季收购早稻缺乏资金,到银行跑断腿贷不到流动资金,但当地另一家块头较小的国有粮食购销公司,却能够得到充足的收购贷款,只因其姓“国”,在传统观念中资信度高,贷款风险小。

  有武汉市经委调查为证,2004年该市私营个体企业从银行贷款13.83亿元,仅占各项贷款余额的0.6%。

  省经委副主任刘进文说,准入难、融资难是当前民营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国民待遇”,目前一些地方及政府部门对民营企业关心不够、放心不够、支持不够,用疑视、怕视、防视的眼光看待民营企业,这些“非国民待遇”使民营企业与国企、外企相比,实际上处于一种不平等竞争的尴尬状态。

  嘴上说“加强联系”,实际上却“保持距离”;政策是“非禁即入”,事实上“明松暗紧”。一些地方、部门仍会找出种种理由,在行业准入上为民营企业设限;同样资质、同样能力,市场准入宁要外企不要民企,因为这属于招商引资,是政绩工程。

  记者采访时,不少民营企业老板谈起种种不平等待遇时,哀声叹气,有的甚至直掉眼泪。他们说,钱对于自己已经够花了,但如果因为“亚国民待遇”而丢掉企业,就是放弃了自己的社会责任。

  “听起来很感动,学起来很激动,关键还是看行动。”民营企业企盼“国民待遇”,核心问题是政策和法规的落实。我们现在不是没有好政策,而是好政策没有落实,我们现在也不是差措施,而是这些措施不到位。如何让好政策好措施走出“水果湖”,变红头文件为行动指南,把民营企业放在与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平等地位上,像支持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一样支持民营企业的发展,这才是我们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下神下力的事。


 

推荐】【 】【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