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首页 > 正文 

杨扬的告别演出 新闻发布会上成为焦点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02月28日11:55 黑龙江日报

  本报记者 梁学增

  杨扬和王濛高擎鲜艳的五星红旗,在此间帕拉维拉滑冰馆冰面上绕场一周。她们舞动旗帜,满眼是泪,观众报以热烈掌声。

  这是中国女子短道速滑领军人物的交接班仪式,充满激情,也充满眷恋。

  这是25日晚女子1000米决赛之后,发生的感人一幕。

  新闻发布会上成为焦点

  在短道速滑女子1000米赛后的新闻发布会上,杨扬流利的英语、得体的微笑,成为焦点人物,与之相比,金牌得主、韩国小姑娘陈善有几乎被记者们“遗忘”了。

  按照惯例,杨扬首先评价了自己今天的表现。“这是我最后一次在冬奥会赛场上角逐,能得到铜牌,我很高兴,”她用英语说:“我感谢我的队友和教练,谢谢他们对我的支持。”

  一位外国女记者问:“请问中国与韩国在这个项目上的差距在哪里?”

  杨扬笑着答道,我们在500米这个项目上还是有优势的。在长距离项目上,韩国队则占有优势。未来我们想要在这些项目上取得突破,还需要在耐力训练上下功夫。

  有记者问杨扬,决赛中

中国队是如何进行团队配合的。她说:“在比赛中配合是不被允许的。我们只是按照各自的发挥打入决赛,并发挥了自己的水平,这不是配合。决赛中,我认为王濛的耐力更好一些,所以我最终决定留在后面,让她冲前面。”

  一位记者问杨扬,她希望给中国人留下怎样的印象,怎样树立自己的形象。

  杨扬回答说:“我并没有想这个问题。人们给我以激励,我也希望自己的行为能够给人们以激励。”

  一些外国记者问起北京2008年奥运会筹备工作的进展,杨扬说,如果你想了解这方面的进展,最好的办法是自己到北京看一看。2008年对中国人来说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也是中国的骄傲。

  问答间记者们似乎已经忘记了本应成为这场发布会主角的冠军———韩国选手陈善有,而杨扬在忙于答问的同时,不忘友好地对这位比自己年轻很多的对手,致以礼貌的微笑。

  赛前团长与她聊天

  杨扬透露,在25日晚的比赛之前,团长刘鹏曾两次与她聊天,为她卸包袱,为她鼓劲。

  “他引用袁伟民局长的话对我说,要发挥你内心的那个杨扬。他和团部其他人都一直在鼓励我。”杨扬说。

  她认为大家对她帮助很大。“状态是一方面,前边比赛自己也出现过失误,但我一直对自己说:体能没有问题,给自己积极的暗示”,杨扬说,“拿到1000米这枚铜牌,对自己来说已经很不容易,能够打进决赛就很不容易了。前边的1500米比赛没能进决赛,接力又失利了,对我们整个队打击挺大的。我觉得最重要的是调整好心态。”

  此前杨扬一直没有透露自己的状态不算太好,因为她不想给自己泄气。“我尽力了,今天能获得一枚铜牌,也很满意了。通过这次备战和参加冬奥会,我的收获也很大。真的很感谢大家……”

  杨扬回想在都灵的这难忘的20天时说,“确实很难熬,现在终于可以歇口气了!”

  下一个目标:完成学业

  在中国短道速滑队危难时刻,选择复出的杨扬是一个令人信服的胜利者。更重要的是在此间,她见证了新一代短道速滑选手的成长和未来的希望。对于谱写过无数辉煌的老将,还有什么比这更重要呢?

  几乎可以肯定真正功成身退的杨扬,是不会离开这项她钟爱的运动的,无论以后她从事什么,杨扬都会密切关注中国短道速滑运动的发展,只要需要,她还会为之付出心血和劳动,短道速滑运动将是她一生不变的情结。

  本届冬奥会其间杨扬参选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但是没能当选,对此杨扬表示:“和那么多的优秀运动员竞争不容易,现在我还在国际运动员反兴奋剂委员会任职,退役以后我有时间也愿意投入更多的工作。”

  世锦赛的报名名单上报了杨扬的名字,是否参加世锦赛还没有最终确定,回到清华校园尽快完成自己的学业,是杨扬的下一个目标。

  杨扬的最后一次冬奥也有少许缺憾:比赛的成绩不如原计划好,但是失败也是最大的收获,一直坚持再尽力再坚持的勇气,让杨扬的此次冬奥之旅收获颇丰。

  杨扬的告别演出是成功的,整个运动生涯是充满金色的。


 

推荐】【 】【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