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中国体育报:设想周到 落实欠佳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02月24日11:57 中国体育报

  大型运动会,对于记者采访来说,最重要的因素有两个,一是通讯,要保证能准时准点发稿;二就是交通班车了。去分赛场采访,要乘坐班车,晚上干完活儿,回宾馆休息,也要有班车保证。都灵冬奥会的通讯设施就不提了,记者们在比赛前夕便已经遭遇过好几轮的“网络瘫痪”。交通问题,则是天天都要面对,多少让人有点头疼。

  按说,欧洲人办事讲究“以人为本”,在分赛区的班车和交通的设置上还是很人性
化的。主新闻中心设在市中心,交通便利,门口就有一个出租车站,还有不少公车通过;冰上项目的分赛区基本呈辐射状分布在主新闻中心四周,乘坐组委会提供的班车,20分钟以内应该都能到达。20分钟一班车的间隔,也基本能满足记者往返各场馆的需要;回驻地酒店的班车则是1小时一班,虽然间隔时间长了些,但24小时保证开通,也还算便利。

  但运作过程中,记者们却有或多或少的抱怨,有的班车很难保证准时准点,20分钟的班车,有时候等35分钟还不见车影。虽然旁边的志愿者个个热情,还邀请你去班车站附近的“warmroom(有供暖装置的帐篷)”中取暖,但因赶比赛,记者们除了抱怨,很难有别的心情了。

  摄影摄像记者比文字记者怨气更大。在第一次赶往帕拉维拉冰场时,记者从主新闻中心乘坐的“MC2”班车下来,一时有点发懵:眼前根本看不见任何场馆,班车只是停在了马路边上,和所有的公共汽车一样。问过志愿者才知道,要向前走一段,过一条小马路才能到达。文字记者背着

笔记本电脑倒也还能忍受,摄影摄像记者们则要扛着沉重的设备,吭哧吭哧走上半天,自然引发了不少抱怨。

  不过,都灵的班车设置还算合理,由于冬季项目分为冰上和雪上,雪场设在70多公里的阿尔卑斯山,组委会就从主新闻中心发车开往雪场的一个中转站,再让记者们转乘开往分赛场的班车,20分钟一班,采访雪上项目倒也还算便利。本报特派记者王向娜(都灵2月23日电)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体育沙龙】【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