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以“主流自居”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02月23日14:17 中国足球报 | |||||||||
“无耻”的仇恨底线是———小人作乱。 陈凯歌大师与《馒头血案》的作者拔刀相见的深层原因并不是利益之争,更不是盗版和篡改的专利侵犯。陈凯歌说,如果是“朋友”,发生了上述的事,坐下来,便可一笑泯恩仇。只是“这个人”,我“不认识”。这就是事情可以玩味的地方。
《馒头血案》的作者,小人物。搞音乐的,与电影无关。此等人物借《无极》弄了一个法制专题片,30分钟,网上家喻户晓,奔走相告。借陈大师前妻的话,把糙粮整成了“富强粉馒头”,这太让人沮丧。如果《馒头》的作者是好莱坞的大导演,比如斯皮尔伯格,陈大师或陈大师的影片推广团队或许大喜过望并借“势”再塑“辉煌”也未可知。同样的事,放在美国,放在香港是司空见惯的。在中国陈凯歌大师眼里就是“无耻”。“无耻”的仇恨底线是———小人作乱。这就是原因。 “小人作乱”的还有郭德纲。这件事以前曾说过。两件事相距不远地碰到了一起,让“主流”或自认“代表主流”的大人物不容。“不以人害言”的古训是因为“以人害言”太普遍了。“你没有资格批评我,调侃我”。如果在“你没有资格”的等级,血统上再赢得大众的认可和欢迎,那就是声高压主(流),犯上作乱,刑法伺候就是一定的,算是借刀杀人的招数。《无极》媒体看片会后,不得发表质疑的意见。这件事做到了。但千防万防没防到网上斜刺里扔出了一个“馒头”。小样儿的,我岂能容你!就是这么简单。陈大师从第5代导演的代表人物,从《少年凯歌》中那个意气风发,以民间和民主的争斗人物出现的面目变了,变成了一个什么呢?如果他最近出现在某个公共场合,会得到什么?想想都恐怖。 主流不是自封的,是要大多数民众认可的。比如很牵强地扯到足球。中国足球的主流是什么?你踢不好,不能让大家满意,那老百姓就自己踢,自己娱乐自己。北京回龙观社区搞了个“回超”,其他一些社区也在计划搞。搞来搞去,终究会搞出个郭德纲式的百姓足球联赛,你能封杀吗?主流是可以演变的。“非主流”成为“主流”的事比比皆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