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首页> 综合体育> 举重> 正文 
石智勇的坦白令人吃惊:不懂浪漫没时间陪女友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02月23日09:22 扬子晚报

  奥运夺冠后石智勇的庆祝动作让世人印象深刻。

  石智勇是地道的南方人,个子不高,脸面白净。在路上碰见可能觉得他是一个少言寡语的男人,可只要跟他熟了,他总是开诚布公和你聊很多话题,这时你会觉得这位奥运冠军跟平常人没有什么区别。

  跟石智勇认识两年了,但真正面对面坐下来采访还是第一次。在我采访的世界冠军里面,很少能像石智勇这样能在你面前毫无遮拦地展现他性格的全部。记者提出的问题在石智勇那里都变得非常简单,有什么说什么,没有丝毫的做作和掩饰,仿佛他是个刚从大山里出来的尚未学会说谎的孩子,他的坦白令人吃惊。

  那天上午,坐在一家餐馆里,石智勇要了一罐椰子汁,服务员拿来杯子他没要,直接对着罐口喝了起来。采访过程中,他的手总是不停地摆弄着包装罐,摆弄累了,他就把上面的包装纸使劲地撕了下来,一边回答采访问题一边撕包装纸。随着采访的白热化,他手里的包装纸也被他“蹂躏”得体无完肤。

  商战中有这样一句话“细节决定成败”。一个小小的撕包装纸的细节,从中可看出这位奥运冠军永不服输的精神,太多的挫折也让石智勇变得更加成熟了。

  启蒙教练

  他挺早熟的,训练从不偷懒

  拨通石智勇的启蒙教练朱日平的手机,电话里的朱日平聊起徒弟石智勇,更多的是夸奖之词:挺早熟的,也从不偷懒。

  石智勇的家里并不富裕,石智勇留给朱教练最大的印象就是训练刻苦,而且非常自觉。爱玩是小孩的天性,但在朱教练的记忆里,常常训练课结束之后,其他队员都回去了,石智勇一个人还会留在训练房,自己一个人练习动作要领。每天早上出早操,操场上只看到石智勇一个人的身影。所以直到现在,朱教练还是认为“这个孩子从不偷懒”。

  朱日平是石智勇的第一位恩师,从1988年开始带他,两人相处了三年。对这个学生,朱教练最深的印象就是“这个小孩挺早熟的”,训练刻苦,从不偷懒,常常训练结束后,石智勇还一个人默默地举上一会儿。

  刻苦加上天赋,使他很快在同龄孩子中脱颖而出,13岁那年,他被选到了省体校。在省体校,贫困的家无法支持他太多,一个月就50元,13岁的他每天自己洗衣服,因为送出去洗要花钱。

  如今成为奥运冠军了,石智勇还是念念不忘自己的恩师,只要有时间,石智勇总会打个电话问候自己的启蒙教练。此外,平时比赛不管成绩好坏,石智勇总会打电话向恩师汇报。(记者 李昊)

  奥运冠军石智勇是一个既讲规则又很随和的人。说他讲规则是约他做采访从不自己做主张,一定事先要经过教练的同意方才接受记者的采访。而一旦教练同意了,石智勇总是很爽快地配合你的采访,在你面前表现得很随和。

   那天上午,按照事先约好的时间,石智勇准时出现在了天坛公寓门外。他说:“咱们去房间吧!”我说:“还是就近找个环境舒适的地方吧!”于是我们先是推了推体育亭的门——锁着,然后转向花坛餐厅——门也锁着。

  “要不咱们找家环境好点的饭店吧!”石智勇爽快地答应了。

  幼时家境贫寒

  “练举重就有地方吃饭了”

  石智勇出生在

福建龙岩一个贫穷家庭,父亲是工人,母亲没有工作,下面还有一个妹妹。幼时的石智勇很是希望自己能够及早独立,改变家里的状况。

  8岁那年暑假,石智勇和邻居的小孩到龙岩一中玩,听到体育馆里杠铃的声音觉得好奇,就跑去看,教练看到两个小孩惊奇的样子,就问他们想不想练,第二天两个人就去了。

  “那时只觉得好玩,更重要的是吃饭不用花自己家里的钱,学校管你吃。”想起当初练举重的情景,石智勇毫无保留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当然,对于石智勇来说,自己的吃饭问题是解决了,但面对一家五口人共同挤在一个只有12平方米的小屋,石智勇的心里还是不很踏实。他和妹妹长大后,房子不够住,父母就在邻居家租了一间十几平方米的房子给石智勇和他的曾祖母住。直到后来石智勇练举重的启蒙教练朱日平看到石智勇家中困难,就让石智勇搬到他家里,一住就是三年。人常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少年时期的经历造就了石智勇今天吃苦耐劳、永不放弃的精神。

  无缘悉尼奥运

  “心里难受就喝二锅头”

  不可否认,每一个从事竞技体育的运动员,最大的愿望是有一天能站在奥运会冠军的领奖台上。而中间一旦遭遇打击,其内心是一种怎样的滋味。对于男人来说,也许买醉是排解失落最好的办法,六年前,石智勇就是在这种状态下度过了那段失意彷徨的日子。 2000年悉尼奥运会前夕,石智勇在一次训练中扭伤了脚踝,当队里宣布奥运会名单时,石智勇没有听到自己的名字。“当时我伤心极了,自己辛辛苦苦练了很多年,觉得很不公平,自己心里真是很难接受。”

  于是,之前白酒一滴不沾的石智勇,竟到超市里买来了散装二锅头。那时队里都去悉尼奥运会了,整个宿舍楼就石智勇一个人,“白天还好办,晚上躺在床上老是想来想去,想得心里难受就喝上几杯二锅头,但那时控制不住,不知不觉喝上一斤散装二锅头,一连好几天都这样。”

  过了几天,石智勇把自己这种失落的心情打电话告诉了启蒙教练朱日平,朱日平听说后赶紧带着石智勇的父母一同来到北京,陪着他度过了那段最痛苦的日子。

  “回到省里以后,周围的人对我挺好,没拿异样的眼光看我,当时感觉还是挺舒服。教练也跟其他队员说要鼓励他好好练。所以教练对我的帮助很大。我这次要是再不拿冠军,真的是没脸见人了。”说这话时,石智勇把目光投向了窗外,记忆中的某些东西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抹掉。

  2001年,经历过落选悉尼痛苦打击的石智勇,又重新回到了举重馆里,而这一次,石智勇把目标瞄准了2004年雅典奥运会。

  雅典夺冠

  “想让家里好过一些”

  “我之所以坚持到2004年,就是要去参加雅典奥运会夺冠,说句实在话,我想让家里好过一些。”当我们已经听惯了运动员在各种场合说拿世界冠军是为祖国争光的豪言壮语时,石智勇如此坦白让记者多少有些意外。 石智勇是一个非常爽快的男人,这一点特像北方人的性格。“主要是在北京呆久了,性格多多少少会改变一些。”对于自己的个性,石智勇这样说道。

  拿到奥运冠军后,说起现在家里的生活状况,石智勇开玩笑地出口成章:“脱掉贫困奔小康。”石智勇说,自己家在龙岩市新罗区买了新房,新房是市里拆迁时自己省吃俭用支持家里买的,房子

装修好两三年了,但新家很普通,只做了简单的装修,属于自己的房间始终只放着一些杂物,因为一直在国家队训练比赛的他根本没什么时间回家看看,更别说住一住了。而另外一处房子在福州,是雅典奥运夺冠后福建一位企业老板给的,今年才能盖完。

  虽然现在家里的境遇让石智勇很是放心了,但石智勇却说:“家里生活确实是改善了很多,但我想让我的父母依然过着从前那种平淡如水的生活。这样我的心里才会踏实。”石智勇和记者开玩笑说,自己现在就是家里的代言人,很多记者提出采访我父母,我说自己就代表他们的发言了。

  没时间陪恋人

   “我是个不懂浪漫的人”

  成为奥运冠军后,各种求爱的信件如雪花般飞到了石智勇的手里。

  “很多都是学生,不是爱慕纯粹就是崇拜。自己也没想那么多。”石智勇说道。不过,在记者的一再追问下,石智勇还是坦白地交代了自己的女友。

  “我和她是雅典奥运会后回到老家认识的,比我小一岁,也算是我的崇拜者吧!现在在福建闽江一所大学教音乐,个子比我高,我不在乎这个,爱情是讲缘分的。”

  说起自己的女友,石智勇说自己做得并不很称职,自己不太擅长搞浪漫,“运动员经常在外训练比赛,两人在一起的时间非常少,不过她很理解我。”自从相识后,周末、生日或者情人节,两人只是简单的电话问候,其他的浪漫方式石智勇坦言自己不会做。 “等到2008年奥运会结束,自己不管拿没拿到冠军,自己一定花更多的时间去陪女友。到时候我给你提供机会一定要采访我女朋友啊!”石智勇和记者打起了赌。

  挫折也许是对男人最好的成熟催化剂,这几年打击不断,石智勇表示自己看透了好多好多东西。“我现在觉得做什么事情还是要脚踏实地,先把过程做好。”

  “比赛中就想着去拼,而不想结果,我想这样结果可能会好一点。成功也好,失败也好,自己都有着清醒的认识。我现在不想2008奥运会是什么结果,最重要的是把眼前的事做好。” (记者 李昊 记者 毛千/摄)

  ★星档案·石智勇★

  生日:1980.2.10

  籍贯:福建龙岩

  身高:1.60米

  体重:65公斤

  项目:举重

  爱好:电脑

  食物

  游泳

  主要成绩:

  1997年

世青赛59公斤级抓举/挺举/总成绩冠军,全运会59公斤级总成绩亚军

   1999年世青赛62公斤级抓举/挺举/总成绩,冠军/亚军/冠军,世锦赛62公斤级抓举冠军

  2000年亚锦赛62公斤级总成绩冠军

  2003年世锦赛62公斤级抓举/挺举/总成绩分别获得亚军/季军/亚军

  2004年雅典奥运会62公斤级金牌来源:新华网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62,000篇。


 

评论】【体育沙龙】【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