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国足昨日预演中巴之战 李毅发威六球大破假想敌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02月19日02:19 东方体育日报

  主力阵容和替补阵容之间的内部对抗取代和广州青年队进行的教学赛,教练组也是无奈之举。不过,在主教练朱广沪策划下,这场内部对抗演变为22日晚中国队和巴勒斯坦队比赛的模拟战。

  主力:人员战术都有微调

  昨天预演的主力阵容,极有可能就是22日晚的首发阵容。和17日下午的全场对抗阵容相比,有两个位置发生了变化,中场进攻战术也有一点调整。

  站在首发位置的主力队员是:守门员李雷雷,后卫是季铭义(左盯人)、李玮峰(拖后)、杜威(右盯人);前卫是左右边卫曹阳、蒿俊闵,后腰赵旭日和李铁,前腰依然是陶伟;两名前锋是李毅和邹捷。右边卫的王亮被蒿俊闵取代,前锋邹捷代替了扭伤腰部的陈涛。虽然只是调整了两个位置的人选,但是和前天下午主力阵容的疲软相比,主力在对抗中高歌猛进。当然,这不排除替补被要求死守,给了主力大量进攻机会。

  战术上,教练组对中场进攻套路有所改变。12日热身赛后,

中国队比赛里体现出来的中场脱节受到了批评,尤其是进攻中两名后腰球员很少参与防守特别遭到诟病。当时在这个位置上的肇俊哲和李彦的作用基本上就是“突前中卫”,而没有和前腰陶伟有效衔接。昨天,出现在后腰位置的是赵旭日和李铁,进攻中李铁还是和原来一样留在后场,而赵旭日则扯到边路协助边卫进攻。训练中,赵旭日的传球和远射都发挥了作用,也改变了中场后腰对进攻缺乏支持的局面。

  替补:模仿巴队密集防守

  替补阵容扮演了22日晚上的巴勒斯坦队。对抗训练前半小时,主教练朱广沪召集替补队员们开会。会上,他要求替补对抗中模拟巴勒斯坦队的541阵型和密集防守战术。

  替补一方的首发队员是:守门员李帅,后卫张永海(左盯人)、臧海利(拖后)、张耀坤(右盯人),左右边卫是王栋和王亮;前卫线,后腰是李彦和崔鹏,前腰是郑斌和李金羽;前锋是韩鹏。朱广沪让三名后卫和两名边卫穿着橙色背心,上半场要求他们不得过中线参加进攻,只在自己半场防守;四名中场球员和一名前锋则穿着绿色背心,上半场只有这五名球员承担替补一方的进攻任务。下半场,两边卫才被允许助攻超过中线;而前锋换成了郜林,前腰之一的李金羽则被换成了吴伟安。

  根据朱广沪训练前的要求,替补承担着被动挨打的任务。但毕竟是模拟对手进行密集防守,并非是平时就是习惯了的战术,对抗训练中替补的防守明显被动,但是密集却是说不上的,给了主力不少进攻空当。60分钟对抗里,替补城门六次被洞穿,这并不是两套阵容之间真实的实力对比。

  演习:全程模拟中巴之战

  主力和替补的较量,整场时间是60分钟,上下半场各30分钟,按照朱广沪的设计模拟了22日晚中巴比赛的全过程。

  比赛开始后,主力就大举进攻,迅速把替补压制在半场。不过,主力首开纪录还是利用了角球。主力前场右侧的角球由陶伟主罚,陶伟昨天训练中的角球质量比较高,第一次开出的皮球就在后点被李玮峰顶进了球门;朱广沪要求再来一次,这次中路抢点的杜威也头球破门。接着,阵地进攻中邹捷也成功破门。不过,这个进球邹捷明显越位了。僵持阶段,主力又一次在角球进攻中由李毅头球破门。

  下半场,双方交换了场地,孙寿博为替补一方把门。比赛最后阶段,李帅重新上阵换下李雷雷为主力阵容镇守球门。下半场前半段,场面延续了上半场的主力进攻替补死守的局面。阵地战中,邹捷再进一球,然后李毅也抓住了邹捷传球打对手身后的机会再次破门。下半场后半段,朱广沪让替补模拟对手在比分落后情况下的疯狂反扑,一度压得主力阵容只有防守之力。而且,替换韩鹏上阵的郜林在一次反击中面对主力李玮峰、杜威的防守几乎在零角度情况下大力射门成功,为替补挽回一些面子。

  观察员:领队伤兵作壁上观

  主力和替补的演习中,主力11人只有守门员位置换了人,其他10名场上队员打满了60分钟;替补一方则使用了两个换人指标:郜林换下韩鹏,吴伟安换下李金羽,郜林和吴伟安在替补最后的反扑中都给主力一方造成了不小压力。整个演习,只使用了25名球员,国家队其他四名球员则都成了演习观察员。

  对抗开始后,领队朱和元就带着冯潇霆和陈涛坐在了看台上,他们身旁是架着机器拍摄演习过程的队医尹煜华。场地里,还有在托马斯指导下慢跑调整的谢晖,自己活动的肇俊哲。上半场,呆在场边的还有郜林、吴伟安,下半场两人上场后,被换下的韩鹏和崔鹏则迅速回房间去了——一直在小雨中比赛,换下后必须马上回房间。

  冯潇霆、陈涛、谢晖、肇俊哲,目前情况来看都不太容易在22日比赛前恢复到能够参赛的状态。可能到中巴比赛时,他们还将是观察员。

  作者:秦云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5,420,000篇。


 

评论】【体育沙龙】【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