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七台河堪称速滑冠军摇篮 艰苦条件也能出杨扬王濛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02月16日20:15 新华网

  新华网哈尔滨2月16日电(记者范迎春) 当小将王濛矫健的身影像一道彩虹第一个越过终点线的时候,坐落在中国东北边陲的七台河市仿佛突然之间屏住了呼吸。尽管这是一块期待已久又寄予厚望的金牌,但是梦想成真的时候,王濛家乡的人民还是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北京时间2月16日凌晨,来自煤城七台河市的中国姑娘王濛以近乎完美的表现,勇夺
都灵冬奥会500米短道速滑金牌。

  家乡的父老乡亲们,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想哭你们就哭,想笑你们就笑吧!多少的艰辛,多少的泪水,多少个寒来暑往的磨砺,多少载卧薪尝胆的拼搏,终于成就了此刻的辉煌。

  七台河市与中国冰上体育事业结下了不解之缘,与中国冰上体育事业经历了共同的光荣与梦想。在王濛之前,七台河市还为国家输送了张杰、杨扬等一批短道速滑世界名将。近18年来,七台河籍运动员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荣获300余枚金牌,9次打破全国、亚洲和世界纪录。

  2005年4月在北京举行的第十届全运会短道速滑决赛被称为“七台河的天下”。杨扬、王濛、王伟表现神勇,包揽了女子项目的全部金牌。

  也许并没有多少人知道,在耀眼的光环背后,在赫赫的功勋背后,七台河体育人走过了怎样艰难的历程。这里不具备任何先天优势,至今甚至没有一座室内训练馆,每年只有4个月的天然冰期可用实地训练。

  七台河滑冰队组建于1974年。当时条件非常简陋,两名教练员带领20多名运动员居住在体育场看台下面四处透风、没有取暖设施的宿舍里,自己浇冰场、自己制作训练器材、自己操办伙食。1987年,七台河女子滑冰队确定主攻短道速滑项目,当时他们的条件仍然非常艰苦,冬季没有正规场地,教练员和运动员们到处寻找自然结冰的河段、湖面进行训练。

  杨扬、张杰等一批杰出人才都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走向世界赛场的。近20年来,七台河女子短道速滑队员一批批“远走高飞”,一批批新队员充实进来,他们埋头苦干、脚踏实地的精神一脉相承。

  七台河市体育局门前宽度不足8米的马路辅道,是女子短道速滑后备队的夏季训练场地,是世界冠军的摇篮。刚刚挑选出来的小运动员,首先在这里接受旱地轮滑训练。这是七台河自创的训练方法。

  2005年3月,七台河市选派18名选手参加全国短道速滑小学生联赛哈尔滨站比赛,共夺取9个单项冠军,以绝对优势获得乙组、丙组两个团体总分第一名,展现了七台河作为国家短道速滑后备人才基地的雄厚实力。

  王濛不负众望、奋勇夺金的喜讯,带给七台河体育人的是莫大的慰藉和鼓舞。“我们将继续努力,为国家输送更多更好的体育人才,”七台河市体工队队长、教练员孟庆余说。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63,600篇。


 

评论】【体育沙龙】【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