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首页 > 正文 

从现在开始拯救重庆篮球(图文)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02月16日02:59 重庆晚报

  

从现在开始拯救重庆篮球(图文)

  

从现在开始拯救重庆篮球(图文)

  【编者按】十运会的鼓角争鸣还历历在目,但未曾想到,在十运会上独撑西部篮球大旗的重庆女篮如今却已陷入生存危机。由于缺乏参赛经费,这支曾为年轻的直辖市带来荣
耀的队伍已面临空前窘境。而比女篮情况更糟的则是重庆

男篮,原有资助企业因自身原因对男篮的“断奶”,使得举步维艰的重庆男篮已处于即将“解体”的边缘。毫不夸张地说,重庆篮球已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

  拯救篮球·背景

  重庆女篮独撑西部大旗

  【特别提示】篮球的吸引力毋庸置疑,篮球运动在重庆发展的久远历程也毋庸置疑,特别是直辖后,重庆女篮日渐成熟,她们曾为年轻的直辖市带来了诸多的骄傲和荣誉。

  成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重庆女篮前身是西南体训班女子篮球队,从五十年代起至上世纪九十年代,重庆女篮一直担负着为四川队输送优秀运动员的任务。1997年重庆直辖后,重庆队单独组队参加比赛。自新重庆女篮树旗以来,重庆女篮水准有了飞速提升,其进步之快得到国内同行的高度评价。重庆女篮参加了一、二、三届全国城运会,获得亚军和季军的上佳名次;1999年重庆女篮历史性的冲进全国甲级联赛,并在当年获得第七名的优异成绩;在2001年至2004年的全国女篮乙级联赛中,重庆分获一次第三名、两次第四名、一次第五名的不俗战绩;2005年重庆女篮一举杀入

十运会决赛圈,成为西部惟一一支进军十运决赛圈的女篮队伍,并最终在南京决战中夺得第十名,实现重庆篮球史上的历史性突破,替重庆在大球项目的全国最高竞技舞台上争得了荣誉。

  重庆男篮同样也有不俗的历史。五十年代初,由邓小平、贺龙、刘伯承等创建的“西南军区战斗队”一直享誉中国篮坛。在此后的几十年里,重庆男篮虽因体制原因无法组建成年队,但也向四川队输送了包括前

中国女篮少帅李亚光以及蒋克礼、杨明等一大批在国内颇具知名度的篮球人才。在扮演好输送角色的同时,重庆青年男篮仍然在全国篮球界具有相当的影响力。直辖后,重庆男篮水准也快速上升,夺得了首届全国城运会季军、第二届城运会第五名、第三届城运会第四名;1998年重庆男篮首次组队参加全国乙级联赛便一鸣惊人获得亚军,顺利进军全国甲B联赛;1999年,冠名“北欧雪”的重庆男篮跻身全国甲B联赛前四强;2000年,冠名“冷酸灵”的重庆男篮如果不是由于两名外援最后关头临阵违约,重庆男篮进军甲A顶级战场便已成定局。尽管如此,重庆男篮的不俗表现仍令全国篮坛深感震惊。而近几年,由于经费原因,无法聘请高水平外援的重庆男篮只能参加全国CBL联赛(原甲B、乙级队合并),名次保持在五至八名之间。

  虽然重庆篮球还未能获得一次全国冠军,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重庆篮球整体实力在直辖后有迅猛提高,目前已在整个西部地区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特别是女篮更成为西部篮球的领军者。从某种程度讲,重庆篮球其实也是基础薄弱的重庆竞技体育在全国叫得响的一张“名片”。

  拯救篮球·困境

  “经济危机”拖垮两支球队

  【特别提示】尽管成绩喜人,但势头生猛且发展潜力巨大的重庆篮球目前却深陷困境。由于经费的严重不足,在2006年的春天到来之时,重庆篮球却因为“经济危机”而进入了寒冬——重庆篮球的生存危机迫在眉睫。

  将目前重庆篮球所面临的状况注释为“生死危机”绝非耸人听闻。我们先来看看重庆女篮的现状。2003年之前,重庆女篮由于一直得到重庆有线电视台的大力支持,显露出惊人的上升势头。但最近两年以来,随着赞助单位的退出,重庆女篮已失去了上升所必须的强有力经济支撑。而“经济危机”所带来的最直接后果便是球队经营以及队伍建设陷入空前困境,由于无力引入高水平外援,曾被圈内视为“最有发展潜力”的重庆女篮遗憾的滑入乙级行列。但即便只靠国家少有的行政拨款支撑,在经费只能维持队伍生活补贴和工资的情况下,目前这支重庆女篮的实力也依旧稳定保持在全国中上水准,并在去年的第十届全运会上实现了西部女篮的历史性突破。

  重庆男篮的处境则更加艰难。在当年的“北欧雪”和“冷酸灵”先后伸出援手后,重庆男篮最近五年一直只能靠市篮管中心与重钢每年六十万的联办资金来维持生计。而在完成了去年的最后一次资助行动后,重钢集团也因自身原因无力拿出经费给予支持,因此重庆男篮目前就连最基本的训练场地和住宿点也都得不到保证,球队已无法维持正常运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市篮管中心副主任衡明华痛心的表示,面对重庆男篮的现状他们目前已没有任何解决办法,他们只能将极其有限的资金用来确保肩负下届全运会目标任务的重庆女篮的基本运转,而对男篮则只能“忍痛割爱”,“如果在接下来的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内再无外来资金支持,我们只能改变男篮现有的训练体制,被迫实行走训或集训制,平时将队员放回家只发基本生活费,等到有比赛任务时再将他们招回来。”对于记者关心的这样做的后果将会怎样?衡明华一脸苦笑:“那肯定是不堪设想了,其实这样做的结果只会是一个:那就是虽然我们表面没有宣布解散队伍,但队伍实际上已经垮了,这是无疑的。眼睁睁看着重庆好不容易扶持起来的这支大有潜力的成熟运动队垮掉,真是让人痛心啊!”衡明华无限感慨。

  拯救篮球·前景

  重庆篮球“处女地”矿藏丰厚

  【特别提示】事实上,与重庆篮球举步维艰状况相反的是,国内目前其它地区的篮球运动正处于越来越热的势态。而随着以姚明为首的中国球员成功进军NBA,篮球在国内的影响力和普及程度正在与日俱增。

  目前,国内主要的重点城市都拥有自己的顶级篮球队,特别是随着近年来与国际接轨的CBA联赛的日渐火爆,这些城市的篮球运动已进入良性的发展轨道。火爆的赛事不仅提升了城市的知名度,更吸引了非常庞大的球迷群体,随之而来的则是带来了丰富的商机。

  重庆其实完全具备炒热篮球所必须的一些原始“素材”。首先,重庆作为四大直辖市之一,城市本身就在国内具有相当的影响力和知名度,重庆需要篮球这张响亮的体育名片,这也与重庆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初衷相吻合;其次,作为西部最重要的特大型中心城市,重庆必须拥有自己的顶级篮球队,以显示重庆在西部体育阵地的特殊位置;第三,重庆也拥有数量众多且具备一定消费能力的球迷群体,蕴含着丰厚的未来篮球市场开发潜力。试想,如果谁能打好重庆篮球这张体育“名片”,既能相当程度帮助赞助者提升社会形象,也启动了篮球市场的开发潜能,可谓一举双得;而更重要的一点,重庆篮球经过直辖后数年的高速发展,已具备了“爆发”的可能性。正像市篮管中心副主任衡明华所讲的那样,“一旦能够得到资金保证,在引入强力外援的情况下,重庆男、女篮均能在最短时间内实现进军国内顶级战场的目标,最终达到篮球运动和市场开发的良性循环。”

  拯救篮球·策略

  “绣球”抛出谁来接招

  【特别提示】面对重庆篮球遭遇的空前生存危机,作为体育主管部门的重庆市篮管中心也在多方努力积极寻找应对之策。针对重庆篮球的出路,市篮管中心推出了颇具操作性的四条措施。

  这四条措施是:球队冠名、联合办队、企业自办俱乐部以及区县联办。其中,球队冠名费用大约每年需40—60万、与市篮管中心联合办队每年80—100万、自办俱乐部每年约为150—200万元,而如果企业组建纯市场化运作的包括男、女篮在内的健全职业篮球俱乐部则每年只需350—400万,这也是市篮管中心最乐于见到的合作形式。市篮管中心负责人介绍,企业自办篮球俱乐部也是最符合篮球运动发展规律的模式。据了解,重庆男、女篮均属国家编制球队,国家每年有一定投入,队员即便今后不再从事篮球运动,其就业也由国家分配,企业不需为球员今后出路担忧。俱乐部成立后,其经营和球队都由俱乐部自己掌握,篮球管理部门只对俱乐部进行政策指导,俱乐部拥有球队的市场开发权。从长远看,体育产业化的道路也会给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区县联办球队也很具可行性,球队届时以赞助区县名义参加国内外赛事,既能有效提升区县知名度、扩大影响力,又可参与区县组织的“经贸搭台、体育唱戏”等活动。此外,更现实的收益则是明年的重庆市第二届市运会,作为在重庆地区具有绝对优势实力的这两支球队夺冠自然是易如反掌,而集体项目“一金抵四金”的特殊政策则将令赞助区县提前确保四金到手,这对那些体育基础薄弱且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区县可谓意义重大。

  对于篮球的吸引力,此前一直从事足球管理工作的市篮管中心副主任衡明华作了一个有趣的比较,“与动辄投入数千万的足球相比,赞助篮球的投入少了许多,几百万便能达成目的,而且能很快收到成效,其社会效益和潜在的市场效益也不一定就比足球少。”衡明华认为,企业的回报最少将在三个方面得到体现,“一是球队本身就是活的广告载体,球队征战全国,企业的知名度也随之得到远播;二是队员可成为企业或产品的形象代言人,特别是女篮那些身材高挑容貌秀丽的姑娘,不论场上场下都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三是球队本身属国家编制,将会得到政府部门高度关注。”

  衡明华希望,在重庆篮球面临困境的时候,重庆有眼光的企业或单位能够站起来伸出援助之手。他坚信,在得到资金支撑后,重庆篮球能很快步入良性发展的正轨。

  文/图记者古文周舸网络编辑:李平


 

推荐】【 】【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