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首页 > 正文 

非洲杯:黑色喜剧 灰色心情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02月13日00:00 东方早报

  早报记者 陈均责任编辑 朱轶

  当法老的子孙在尼罗河畔史无前例地第5次捧起非洲杯;当32岁的奥科查用一个季军完成国家队的谢幕演出;当德罗巴一次次扮演民族英雄的角色……2006年非洲杯看起来很美。

  但就像一部群英荟萃却粗制滥造的影片,球员内讧、裁判误判、球迷骚乱……混乱成为非洲杯挥之不去的阴影,或许埃及人为自己的冠军纪录感到骄傲,但透过世界的目光,谢下幕布的却是一出黑色闹剧,而透过这些闹剧,便很少有人能记忆起是谁诵出了那样的诗句———“美丽的非洲”。

  黑五类 逼宫讨债

  两年一次的“讨债大会”

  当现代足球在许多欧洲国家成为“无烟工业”的今天,非洲足球却还面临着无米下炊的窘境。2004年,肯尼亚足协在杯赛开赛还有一个月时宣布:“我们连机票都无法提供给国家队。”最后还靠几家欧洲公司慷慨解囊。埃及非洲杯同样无法回避这一尴尬。

  

非洲杯:黑色喜剧灰色心情

  尽管东道主埃及捧起奖杯,但也无法洗去黑哨和内讧的污点

  作为德国世界杯参赛队,多哥队在赛前集体拒绝登机,要求足协为每位球员提供4万欧元的奖金,经过谈判,顾全大局的多哥政府决定自掏腰包,但只能付给每人2万欧元。“此事已超出了我的控制范围。”多哥主帅科西无能为力,作为一个尼日利亚人,他深知临阵逼宫早已成为非洲足球的传统。

  无独有偶,刚果队小组出线后又集体威胁罢赛,因为政府许诺的奖金迟迟没有发放,好在因伤没有参赛的侬达出面调停,这位效力于罗马队的球星愿意自费掏出10万美元以解燃眉之急。刚果队最终走上了球场,但球员已无心恋战,以大比分输给埃及。

  拖欠薪水不仅存在于球员中间,就连外籍主教练也面临着“义务劳动”,开赛前喀麦隆的葡萄牙主教练若尔热致函喀麦隆足协,希望足协能够付清他和助手被拖欠了7个月的薪水。就这样,非洲杯也成了两年一次的“讨债大会”。

  黑五类 黑哨

  黑哨吹进历史性进球

  非洲不仅盛产绿茵场上的“黑珍珠”,这里同样也有“黑哨”。2004年突尼斯非洲杯上,尼日利亚球星奥科查射入一记点球,这是非洲杯历史上第1000个进球,但据比赛录像显示,尼日利亚的点球机会根本不存在,“黑哨”吹进了这个历史性的进球。

  “技术失误频频、滥出黄牌,仿佛在执法一场热身赛!”本届杯赛埃及与利比亚的揭幕战结束后,非洲杯裁判委员会给当值主裁巴尔·哈桑打出了这样的评语。东道主受裁判照顾早已成为非洲杯不成文的规矩,在埃及与塞内加尔的半决赛中又一次出现了“黑哨”。喀麦隆主裁埃夫赫漏判了塞内加尔的点球。“我们被抢劫了,被裁判抢劫了。”被淘汰后,愤怒的塞内加尔球员围住了主裁判,头号球星迪乌夫也讽刺道:“正是因为有这种水平的裁判存在,非洲足球的水平正在倒退。欧洲人看到我们有这样的裁判,他们会笑死。”这已不是塞内加尔第一次吃“主场哨”的亏了,两年前他们也因争议判罚被突尼斯淘汰,“非洲杯根本不是什么体育比赛,只是为东道主安排的节日。”

  即使没有东道主参加的比赛,误判也层出不穷,科特迪瓦与摩洛哥的小组赛中,德罗巴打入了一个自己创造的点球,但赛后录像显示,他当时倒在了禁区外面。

  黑五类 内讧

  内乱从来都是保留节目

  凭借出众的爆发力、柔韧性,非洲球员总能吸引人们的眼球,但自由散漫、无视纪律也成为他们的通病,不服裁判判罚,与教练对着干甚至拳脚相加的都大有人在。

  “金童”是球迷给米多的昵称,赛前主教练谢赫塔就表示:“他将成为埃及取得好成绩的关键。”不曾想就是这个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米多,上演了球场上难得一见的丑剧。半决赛埃及对塞内加尔,第79分钟谢赫塔用扎基替下米多,接下来人们就看到了罕见的一幕。

  米多夸张地摊开双手,一脸惊讶,赖在场上不肯下来。在裁判的催促下,走到边线的米多开始对着谢赫塔怒吼,然后竟握着拳头试图痛揍主教练,幸亏一旁的哈桑死死拉住,才没酿成大祸。但米多嘴里依旧骂骂咧咧,他的丑行连喜爱他的球迷都看不下去,全场7万多球迷爆发出“下去,下去”的嘘声。赛后,埃及队宣布米多被逐出队,禁赛6个月。

  米多是最夸张的一个,但绝不是惟一一个让主教练头疼的球员。当效力于阿森纳的多哥前锋阿德巴约得知自己未被列入与刚果比赛的首发阵容,在大巴上就与主教练科西干上了,两人带着威胁性的手势恶语相向,继而险些演变成斗殴。事后,阿德巴约说:“非洲杯对我而言已经结束了;至于世界杯,如果我必须错过,那就错过好了。”这些球员虽然嚣张,但总算是不远万里赶到了埃及,还有一些人却宁可牺牲祖国荣誉扮演“逃兵”。科特迪瓦和尼日利亚直到1月10日报名截止时间才提交球员名单,加纳甚至缴纳3000美元罚金推迟报名,理由很简单,他们很难凑齐一支国家队,不少在海外效力的球员都借故不参加非洲杯。

  1月2日,切尔西宣布膝盖有伤的埃辛要到月底才能复出,谁知10天后这位加纳头号球星就恢复了训练;另一位加纳球员穆塔里也以脚伤为由拒绝参赛。即使来到埃及的马丁斯、卡努等球星也都以不同方式抵制过非洲杯。

  黑五类 球迷骚乱

  流血的痛周而复始

  埃及与摩洛哥的比赛即将开始,但看台上却一片混乱,大批的防暴警察手持警棍和盾牌聚集在一起,看台上的座位已经被骚乱的球迷拆下,被当作武器挥舞……整整持续了数分钟,球迷才在防暴警察的驱逐下离开球场。

  为什么比赛还未打响,球迷就提前骚乱?埃及警方揭开了谜底:原来骚乱的并非埃及球迷,而是上一场输球的利比亚球迷。在1比2输给科特迪瓦后,利比亚成为本届杯赛第一支被淘汰的球队。比赛结束后,心有不甘的利比亚球迷迟迟不愿“离去”,比赛官方只有求助防暴警察,将球迷“请”出体育场。

  “足球是让不同人融合的催化剂。”联合国秘书长安南这样评论足球,但非洲杯却让人们看到了冲突与流血,哪怕是赢球也会引发悲剧。在几内亚首战2比0击败南非后,疯狂的球迷涌上首都科纳克里的街头,准备度过“不眠之夜”,然而在一个叫马塔姆的街区,电力供应却恰恰在此时中断了。欢庆的球迷渐渐失去理智,骂人、扔东西……骚动开始蔓延。随后球迷与维持秩序的军队发生冲突,骚乱中一名球迷死亡。

  2004年突尼斯非洲杯阿尔及利亚与摩洛哥的1/4决赛中,有51名阿尔及利亚球迷在骚乱中受伤,14名警察受轻伤。冲突发生在比赛结束前,阿尔及利亚被攻入第二球。无法接受失败的阿尔及利亚球迷开始向赛场扔石子发泄不满,结果引起了随后的骚乱。

  黑五类 巫术

  法术阴谋源远流长

  当《哈利·波特》风靡全球的时候,很少有人想到魔幻诡异的法术会被应用到体育比赛中,但非洲杯上巫术却大行其道。这里不仅是球员比拼实力的地方,巫师们也在暗中各显其能。

  1992年科特迪瓦获得了球队历史上惟一一座非洲杯,当时该队门将在每场比赛前都要把一个奇怪的手提包放在球门一角,经调查,这个装守门员手套用的手提包暗藏玄机,一位法力无边的巫婆曾在上面施过法。凭着此“护身符”,科队杀进决赛,决赛前对手加纳向组委会提出严正抗议,要求科队将这个手提包从球门中拿走,但抗议无效,结果决赛中加纳人多次击中门柱,科特迪瓦幸运捧杯。

  在非洲最信奉巫术的莫过于塞内加尔了,这支球队中每个球员都有自己的巫师,比赛中他们都会穿着一件印有“CheikhAh-madouBamba”字样的内衣,这是一个将伊斯兰教带到塞内加尔的“圣人”,塞内加尔球员认为将他的名字印在衣服上会带来好运气,有意思的是很多球队在与塞内加尔比赛前都会有重要球员意外缺席,日韩世界杯上法国队的齐达内就在热身赛中突然受伤。

  2002年马里非洲杯半决赛,喀麦隆和马里比赛前,喀麦隆主帅沙菲尔和助理教练恩科诺走到球门附近,很快马里组委员的两名官员上前与之交涉,随后双方拳脚相向,十几名警察也加入战团,他们把两人按倒在地,负隅顽抗的恩科诺还被剥光上衣、带上了手铐,押送离场。

  马里人怀疑喀麦隆方面动了手脚,经过十几分钟挖掘,“找到了,找到了。”一名警察将一个灰白色的动物头骨举过头顶,马里官员举着这件战利品绕场一周,在非洲,巫师们经常在动物骨头上念咒语,施加魔法。在如此重要的比赛前埋下这么一件东西,毫无疑问是罪不可赦的。

  谁也无法证明骨头是喀麦隆人埋放的。根据骨头的腐烂程度判断,极有可能是几年前哪只野狗吃剩的鸡骨头,不过马里球迷却毫不怀疑他们成功地粉碎了“非洲足球历史上又一起重大的阴谋”。然而,喀麦隆人即使没有靠这块鸡骨头帮忙也以3比0击败了马里队。

  第三只眼:存在未必就是合理的

  当非洲足联把两年一度的非洲杯宣扬到“非洲精神”、“非洲节日”的高度时,欧洲足球人却以戏谑的手法掩饰他们内心微妙的想法。还好,赋闲在家的克鲁伊夫一张大嘴吐出了欧洲足球的不快,在《先锋报》上荷兰人毫不遮掩,“世界杯年没有欧洲杯也没有美洲杯,为什么却有非洲杯。荒唐、毫无必要!”

  不可否认,以上说法,烙刻着浓重的欧洲中心主义的政治思维,诞生于1957年的非洲杯还是被不少非洲足球人寄托着促进整个非洲的交流和情感融合的愿望。然而,美好的愿望与现实依旧有着巨大的鸿沟。

  或许非洲足联可以想当然地认为“我们在玩自己的游戏”,但不可回避的事实是,非洲杯和欧洲联赛进行了激烈的人才争夺战。在冬季举行的非洲杯恰逢欧洲联赛最密集的当口,而两年一届的赛制让欧洲俱乐部苦不堪言。更加无法忍受的是那些进行洲际旅行的球员们,本次杯赛344名球员中就有190名球员效力欧洲联赛。诚然,为国效力有着无穷的诱惑力,但当赛事的安全和收入无法保证的时候,自然不乏临阵脱逃的“叛徒”,即使出现在赛场,也难免身在曹营心在汉的尴尬。赛制的不合理,影响的不仅仅是欧洲足球,甚至非洲杯也在不知不觉中透支精彩。

  除了赛制在一点一滴吞噬非洲杯的生命力,这个贫穷、战乱、疾病笼罩着的悲苦之地充满着种种与现代足球相悖的方面。长期以来,非洲很多国家的经济发展相当落后,政府无法给予足协有力的支持,而在管理和营销上,非洲足联和各国足协也存在诸多弊病。

  2005年,非洲足联的财政报告显示,当年非洲足联共获得了1230万美元的收入,创历史最高纪录,但是非洲足联巨星的各种会议和官员的旅游开支达到全年开支的一半,而真正用在足球发展项目上的资金只有155万美元。“非洲足球的问题在于金钱,现在,人们想当足协主席或者进入足协领导层的目的就是弄钱,这种情况极其不正常。运动员辛辛苦苦比赛却拿不到钱,金钱全都流入了足协领导层的腰包,而且财产流失问题严重。”喀麦隆前球星米拉曾一针见血指出矛盾所在。

  抛却当权者的惟利是图不说,赛事组织上也存在诸多诟病,按照埃及体育专栏作家萨德克的说法,“本届杯赛埃及的体育营销精英们并没有参与到赛事筹备中,整个赛事预算只有区区400万美元,除了能看到少量的电视节目和赛事主题曲,身在埃及你根本无法感觉到大赛的气氛。”

  光怪陆离非洲杯

  ■不战而胜1962年非洲杯尼日利亚队因为裁判不公退出比赛,突尼斯不战而胜。1978年加纳非洲杯,季军决赛中突尼斯在开场30分钟后突然宣布退出比赛。

  ■总统卫队救驾2000年喀麦隆队获得冠军后,躲在酒店不敢出门,害怕遭到愤怒的东道主(尼日利亚)球迷的报复,喀麦隆总统保罗·比亚特意派遣自己的总统卫队奔赴尼日利亚,护送球员们回国。科特迪瓦队由于表现不佳,回国后被政府关了两天禁闭。

  ■电视转播权廉价出卖2004年非洲足联与一家国际体育电视转播公司签订协议,将2004年、2006年和2008年这三届非洲杯转播权打包卖出,而这家公司则每届非洲杯向非洲足联支付550万美元。随后这家公司将撒哈拉以南地区的转播权转包给了在贝宁注册的一家名为LC2的公司,这家公司狮子大开口:为晋级决赛圈的国家开价100万欧元,其他国家要看比赛也需支付50万欧元,并且不接受转播部分场次的订单。

  ■迟到为赚钱2004年突尼斯非洲杯上的最佳球员奥科查在最后时刻才返回国家队。他的理由很荒唐:“我存有600万欧元的一家银行突然倒闭,为多赚点奖金,我不得不在英超多踢一场比赛。”更可笑的是阿尔及利亚球员纳塞尔,因教练不让他上场,开赛一天后他私自离队。

  ■奏错客队国歌2004年非洲杯半决赛,东道主突尼斯与尼日利亚的比赛前,奏客队国歌时,尼日利亚球员一个个瞠目结舌,不住地摆手,原来工作人员放错了唱片,喇叭里演奏的不是尼日利亚国歌。为了弥补过失,半场时重新演奏了尼日利亚国歌,尼日利亚球员不得不重新列队一次,事后非洲足联对突尼斯足协处以500美元罚款。


 

推荐】【 】【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