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都拉斯队训练进球频频 补丁阵容依旧实力不俗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02月12日01:22 东方体育日报 | |||||||||
昨天上午,洪都拉斯队在越秀山体育场进行了赛前场地适应训练。10日下午到达广州后,洪都拉斯队主动提出更改计划,把原定昨天下午进行的赛前训练提前到了上午。客队训练的时候,中国队冯潇霆和崔鹏两名伤病号也在这里进行调整训练。 将近10时,洪都拉斯队到达越秀山体育场。因为10日晚上曾经在这里进行过一小时的身体训练,所以教练和队员们都比较熟悉体育场情况了,很快就把训练器材摆放好,开始
洪都拉斯队的对抗训练先是在只有中线到大禁区线的区域里进行,不过因为加上守门员也只有16名球员,队员们还是有充足的活动空间。主教练伊尔伍斯把队员分成了三组:穿红色背心的有5人,穿蓝白队服的队员也是5人,还有两人穿着蓝色队服。红组5名球员和其余7名球员对抗,两组都带守门员就成了6对8对抗。还有两名球员可能是身体还没有恢复过来,并没有参加开始的对抗训练。这一节对抗进行了20分钟,然后随队工作人员和队员四人把场地内的活动球门抬到了场地外。——中国队训练,一般抬球门的时候都是十多名队员如蚂蚁搬家一样,洪都拉斯队只有四人就轻松把球门从中圈抬到了底线外。 然后伊尔伍斯把16名队员全部叫到了一起,把包括守门员在内的队员分成了两队进行继续对抗训练。这次对抗训练区域很大,纵深是两侧大禁区之间,助手在四个角上用足球和训练小碟摆放了四道球门,每道球门只有不到2米宽,伊尔伍斯要求对抗中两组分别进攻对方背后的两道球门。8对8对抗使得训练区域显得有些空旷,但是洪都拉斯人充沛的体力让对抗发生在训练区域里的各个位置。让记者吃惊的是,洪都拉斯队两名守门员的脚法精湛,如果不是两人戴着手套,在场上根本看不出他们和其他球员的区别。和中国队平时训练中一般进球寥寥的情况相比,洪都拉斯人频繁进球,而且即使在对方严密防守下,小门前狭窄的区域里,队员们依然还在进行传递配合并且最终撕开空当打门。 15分钟之后,伊尔伍斯叫停,取消打门要求后,他让队员们按照8对8的分组在中圈到大禁区的区域里继续进行传接球对抗。11时20分,伊尔伍斯把队员们叫到自己身边小结训练。最后,进行了15分钟的放松调整后,洪都拉斯队的赛前训练结束。 和中国球员相比,洪都拉斯队一半以上的球员身体很强壮,素质明显更好。但是他们的技术动作却非常灵活,传接球速度很快而且极为准确,朱广沪对中国球员要求的一脚传球和准确传接等要求,洪都拉斯队员完成得非常轻松自然,其球性熟悉,动作运用也很合理。至少,看洪都拉斯球员训练,能够明显感觉到他们对球的处理没有中国球员那么吃力。队员们在训练中也很积极,相互之间频繁招呼提醒,训练场上洪都拉斯人的喊声不断。也许是为了和队员们的喊声有所区别,主教练招呼队员们都是口打呼哨。 虽然在本地,这支洪都拉斯队被称为“补丁阵容”,但是就昨天上午的训练来看,在中国队面前他们还是一支强队。 作者:本报记者秦云广州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