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冰上夺金亮点多 雪上名将有一搏-冬奥中国军团解读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02月09日14:09 新民晚报

  

冰上夺金亮点多雪上名将有一搏-冬奥中国军团解读

  四年一度的冬奥即将拉开大幕,中国军团正在都灵做最后备战。本届冬奥会是中国军团有史以来形势最好的一届,夺金点超过以往任何一届,且由我们一一解读。

  短道速滑夺冠老少配

  ■金牌时刻(北京时间)

  女子500米决赛2月16日04:38

  女子1500米决赛2月19日04:40

  女子3000米接力决赛2月23日03:56

  女子1000米决赛2月26日03:53

  男子500米决赛2月26日03:45

  4年前的美国盐湖城,中国正是在短道速滑上取得冬奥会金牌零的突破——大杨扬一人摘取女子500米和1000米短道速滑两枚金牌。如今,当年黄金组合的4朵金花只剩下了她“一枝独秀”,但这位老将丰富的临场判断、经验积累让她第三次站在冬奥会赛场上。而后起之秀中,近年来进步最快的非20岁的王濛莫属。王濛在女子500米项目中接连拿下世锦赛冠军和本赛季

世界杯4站比赛的金牌,在该项目中,已初步占据强势地位。有了王濛和大杨扬“双剑合璧”,相信中国队在短道速滑500米、1000米和接力项目上,都具备了一定的夺金实力。

  而男选手中,第四次参加冬奥会的李佳军,夺冠只存有一点理论上的希望。在竞争激烈的奥运赛场,31岁的李佳军能夺一枚奖牌就算不错的战绩。

  速度滑冰二王欲成“后”

  ■金牌时刻(北京时间)

  女子500米第一次2月14日23:00

  女子500米第二次2月15日00:42

  女子团体追逐赛决赛2月17日01:08

  女子1000米决赛2月20日00:00

  在速度滑冰项目上,中国最好的成绩是1992年法国冬奥会,叶乔波拿下的女子500米、1000米两枚速滑银牌。14年后,中国速滑“二王”——王曼丽、王北星都期待着在女子速滑500米项目上更上一层楼。

  王曼丽是连续两个赛季的世界杯速滑500米总冠军和世锦赛金牌得主。这位33岁的冬奥会“四朝元老”在去年美国站的比赛中,滑出了37秒28这一500米项目有史以来第二个好成绩。今年1月世锦赛上,她再接再厉,以38秒31夺得冠军。而23岁的王北星凭借着去年创造的500米速滑37秒50,成为有史以来第四个滑进37秒50的顶尖选手。

  “练了20多年,该拿的牌就剩这块奥运会金牌了,咬牙也要上!”有伤在身的王曼丽直言不讳。

  自由式滑雪妮娜有优势

  ■金牌时刻(北京时间)

  女子空中技巧决赛2月23日01:45

  雪上项目一直是一个被欧美人长期主宰的项目,我国运动员的劣势明显。历史上唯一拿得出手的,就是1998长野冬奥会上徐囡囡的一枚银牌。如今,辽宁姑娘李妮娜站了出来,自由式滑雪成为中国在冬奥会雪上项目中为数不多的优势项目之一。

  都灵冬奥会的官方网站上这样评论李妮娜:“如果说在冬奥会上有一块金牌已事先决定的话,那一定是李妮娜的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的确,李妮娜是2005年芬兰卢卡自由式滑雪世锦赛的冠军,而且从2004年开始,李妮娜在参加的12次世界杯赛中11次进入了前三名,其中有6次夺冠。如此稳定的发挥,在世界上极为罕见。

  与此同时,李妮娜的队友郭心心和程爽也各获得过一次世界杯冠军;“三朝元老”徐囡囡仍然保持了良好的状态。强大的整体实力让国际滑联的一位官员半开玩笑地说,“自由式滑雪空中技巧项目是为中国人设的”。都灵冬奥会,李妮娜、徐囡囡、郭心心这“三朵金花”将联手为我们上演一出“凤舞九天”。

  花样滑冰“申博”憋足劲

  ■金牌时刻(北京时间)

  双人滑自由滑2月14日02:00

  上届冬奥会,申雪/赵宏博夺得双人滑项目的铜牌,自此,他们走上了世界超一流高手的道路,在2002年和2003年连续加冕世锦赛冠军。可去年8月5日,赵宏博的左脚跟腱断裂,让这股上升势头戛然而止。半年后的今天,伤势刚刚恢复的赵宏博已经站上了都灵的冰场。尽管在训练中暂时放弃会使伤势加重的三周半跳,但相信到关键时刻,“申博”组合一定会拿出全力,为他们的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奥运冠军奋力一搏。平心而论,他们能参加冬奥会本身已经超乎想象,无论什么名次,对他们来说都是一种奇迹。

  不过,即便赵/申仍未恢复,另一对小将张丹/张昊,已成为中国队年轻有为的后继者。他们也获得了世锦赛铜牌、大奖赛

总决赛亚军,同时他们的技术难度世界第一,动作质量高,完全有实力为中国一争奖牌。

  本报记者高兴实习生张振

  花样滑冰运动员张丹、张昊在都灵进行赛前训练图新华社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669,000篇。


 

评论】【体育沙龙】【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