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首页 > 正文 

年味浓了?淡了?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02月07日13:24 竞报

  从“碗里有肉好过年”到“年味开始淡了”,从“保卫春节”的呼声到“年味又浓起来”的趋向,在春节这个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逐渐走向世界的喜庆中,人们对于“年味”的浓淡品评正在经历着一个变化的曲线。

  年味又浓起来啦

  “这是我清扫过的味道最迷人、我最舍不得清扫的垃圾!”北京西城区环境卫生服务队职工李师傅看着满地红色鞭炮碎屑对记者说。12年“禁放”之后,北京市民在“禁改限”第一个春节的除夕之夜,重新享受到鞭炮齐鸣、焰火冲天的喜悦,首都环卫工人在大年初一凌晨清扫出约458吨爆竹碎屑。

  “放鞭炮一是听响,二是欣赏地上的鞭炮屑,满地红,别提多喜庆了!”朝阳区环卫中心的王师傅说。

  “什么是年味?在我看来,春节是一个隆重、热闹、喜庆的节日。然而年味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淡了,很多人家过年不再贴对联,很多城市禁放爆竹,过年就剩了一顿年夜饭。”一位市民说。

  到2005年底,全国31个省会城市中有23个已经“解禁”,主要原因是因为市民感觉不放鞭炮没有“年味”。“年味”不仅使鞭炮重新响起来,全国假日办1月30日发布的春节黄金周第2号旅游信息通报说,民俗旅游进入高潮,各地举办的庙会、游园会等活动游人如织,热闹非凡。烟花爆竹从“禁放”到“限放”,引起人们对传统民俗传承、兴利除弊和提高政府施政能力的思考。

  该淡的要淡下去

  历史悠久的春节庙会是老北京眼中“年味”的晴雨表。据北京市统计,正月初三京城各大庙会游客有增无减,厂甸庙会等5大庙会接待游客达64万人次。

  “今年庙会有真正的年味,也就是真正的民俗味道浓起来了。所谓‘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商业味道淡了。我觉得年味要浓起来,一个关键环节就是铜臭味必须淡下去!”在北京大观园红楼庙会上带女儿游园的李先生说。

  “年味不妨再淡一些”也体现在春节礼物上。春节走亲访友,过去礼物论斤称,大包大瓶大盒烟酒点心越重越好。现在“花篮的花儿香”,收藏品纪念品越轻越好。

  著名民俗学者、

北京师范大学刘铁梁教授说:“21世纪的中国春节‘年味’,应该淡的还要淡下去,应该浓的也会浓起来。”他说,“新加坡春节传统味道十足,给人印象最深的是春节街头的募捐活动。年味与移风易俗不矛盾,在讲面子、论排场、拉关系上可以更淡一些,春节关爱可以体现在社会救济救助上。华南港澳台地区出现的认领孤寡老人回家过年,到老人院为老人洗脚,既是一份人性的浓情,又体现了传统宗族观念、社会关系网方面的淡然。”

  浓淡最好两相宜

  刘铁梁教授说,年味淡了还是浓了不只是眼前看到的东西,而且涉及人与人之间的认同感。“随着工业化、城市化、

信息化加快,职业变动频繁、人员流动空前,还有家庭小型化等,都是不可能阻止的历史趋势。关于年味浓淡的讨论,表现了人们对新的地域、环境以及邻里亲族认同感的渴求。在21世纪的中国,对不同群体年味‘浓淡’含义不同,要求各异,不能笼统用过去那种整齐划一、非此即彼的简单眼光看问题,更不可能这样‘解决’问题。”

  他认为,“传统的放鞭炮,实际是一项集体活动,就像跳皮筋,传统游戏主要功能是‘进入社会的培训’,让孩子从小习得社会规则。现在的

电子游戏很大程度上是‘逃离社会的游戏’,缺少社会性。但现在放鞭炮的环境已经发生根本变化,不仅平房为高楼取代,而且人的选择也多元了。过去放炮是大家认同的约定俗成。现在好多人可能更喜欢安静读书。过去放鞭炮可能惊动十几户街坊,现在会吵醒一栋大楼一两百户人家。有些人要浓一些,有些人想淡一些,这需要城市的管理者和居民、爱放鞭炮与不爱放鞭炮的人互相理解。”


 

推荐】【 】【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