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首页 > 正文 

系从何来系将何去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01月23日03:19 足球周报

  ★本报记者 许明

  1月22日,农历小年。

  空气中氤氲着火药的味道,偶尔还能听到噼噼啪啪的爆竹声,在实德俱乐部所在地——大连,在中国的各个角落,都会在这一天恭送灶王爷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

  在这个小年之夜,大连的足球记者都在苦苦寻求实德到底如何解系,而实德方面具体操作此事者手机一直处于关机状态。倒是从四川媒体传来了说不上确切与否的消息:四川冠城被四川省足协660万元托管。难道实德系真的要成为一段城南旧事?从2002年至今,关于实德系,我们有太多的话题和感慨。

  1月19日,足协向大连实德、四川冠城两家俱乐部发出最后通牒:在1月28日前,两家俱乐部必须剥离保持已久的“暧昧”关系,否则吃不了兜着走。足协已经发狠要彻底地解决实德系,不会把实德系问题拖到农历2006年再解决。在实德系存在的四年间,足协曾经一遍遍地敦促或者是苦口婆心地劝说实德赶快解系但屡屡以失败告终。也许在徐明的心里,认为这并没有什么不妥。他曾很明了地指出,派系可以促进中国足球的发展。一位足球评论人士指出,这个世界就是一个弱肉强食胜王败寇的时代,能造系本身就是一种能力和章程的表现。徐明的这种思维符合一个商人的心态,只是他所付诸的领域不对,足球到底是不是公益运动尚不可断言,但作为被众多人群所喜欢和参与的一项运动,不允许哪个人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一位网友留言说,作为中国足球的最高行业管理部门,足协在实德系的问题上表现得优柔寡断。本应该成为鲁四老爷的他们,磨磨唧唧倒成了祥林嫂,整天地念叨:“我单知道实德是应该解系的,谁知道他们总不把我们当回事呢?”

  见仁见智实德系

  不管是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解决实德系,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在2006年的中超赛场上它将不复存在,现在,关于实德系,终于可以为其盖棺定论了。

  可以说,实德系的出现是中国足球在进行职业联赛深化过程中所必须经历的一种现象。实德系是中国足球历史上的第一个派系,也应该是最后一个派系,它是中国足球12年职业联赛中极具“特色”的不良衍生物。从2002年2月大连实德收购当时的四川全兴俱乐部开始,实德系就初步建立。无论实德的这种做法主观愿望有多么地纯洁,但在客观上却使得联赛的公平性受到怀疑和指责。对此,中国足协也多次试图瓦解,早在2002年香河会议上就出现了公审实德系一幕,由于中国足协掌握了有力证据,也迫使实德和大河两家俱乐部公开承认了相互之间存在关联关系。但随后因为各方监管不力,实德把大河俱乐部变身成了四川

冠城俱乐部,关联派系依旧。去年年初,中国足协副主席南勇、联赛部主任郎效农都多次向实德方面、四川方面提出剥离实德和冠城之间关联关系的要求。很多媒体包括一些足球俱乐部都将矛头瞄准了实德系,无奈之下,徐明决定彻底抛弃冠城。

  实德系发展到今天近乎传染失控的局面,决非实德一家之过。《体坛周报》周文渊认为,实德系的存在追根溯源,板子仍然要打在足协的屁股上。其一,对实德系过于托大,没有在源头上将这种行为扼杀在萌芽中,以至尾大不掉并群起效尤。其二,对于职业足球种种新情况新问题,仍然以专业足球时代的观念、方法对待。其三,中国足球没有实施彻底的职业化改革,失去了钳制这种派系分裂最有效的行业自律利器。

  2002年实德系之初,其它地方的媒体对实德系口诛笔伐。当时,《足球周报》张嘉树撰文指出:……大河里有实德去的人,这也很正常,就像万达当年请过申花的徐根宝一样,无可厚非。当一支球队像流浪的孤儿没人管的时候,有人伸手想办法收养了他,这有什么不好?这件事让我想起了足球城大连几十年的贡献,几乎一大半甲A球队里都有大连籍的教练和队员,难道由此非要揪出个“大连系”并且剥离了它?南斯拉夫教练在中国也占半壁江山,难道存在一个“南斯拉夫系”?

  在这篇短文中,作者显然忽略了一个本质性的问题,这就是金钱与利益的作用。

  张嘉树此文一出,顿时引起轩然大波,很多人指责他这是拍实德马屁,为实德系招魂呐喊。现在回头看,张嘉树作为参与大连足球当中的一分子,以护犊子的心态,对他人对大连足球的诋毁(当时张嘉树就是这样认为)给予反击,于情于理还算说得过去,但后来事实证明他对后期实德系的负面影响缺乏必要的预见性。

  构建派系所为哪般

  一位与实德交往甚密的商界人士曾透露,徐明构建实德系其目的并不在于从系内球队身上获取称霸的必需分数,而在于准备在中国足坛上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徐明的大气魄在于要统治中国足坛,这应该是一语中的。当山东鲁能不无嫉妒和无可奈何地把“联赛尚未开始,实德队已经有18分到手”作为自己四大皆空籍口的时候,的确没有拿捏住徐明的真正意图所在,不知这算不算燕雀安知鸿鹄之志。

  实德系应该是中国足球进程中很值得解读的一个历史名词,有人说实德的老板徐明原本布衣,后来发迹,执著着那种中国最庞大群体的“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心理,始终觉得仅靠一己之力难以成就大事,宁可做作众派的霸主也不做孤独求败的寡人。

  对此,《南方周末》曾有比较深入的评论:作为一个绝顶聪明的商人,徐明走出的每一步棋,都带着让人难以辨识的后手。实德系最初出现的起始原因,就因为徐明是一个商人。商人最大的特点就是绝不浪费自己手中的资源,徐明终于感受到了足球的魔力:足球能带来的绝不是金钱,而是一种威望,一种信誉,一种在这个地区的超级影响力,这种影响力可能使他的商业帝国以一种无法想象的速度壮大起来。徐明不是单纯为了钱才这样扩张,或者说他不是为了眼前的利益才这样扩张,他考虑得最多的还是知名度和声誉。

  一位深知实德内情的圈内人士表示,实德系最让中国球迷感到反感的,就是假球和默契球的传闻,徐明也小心翼翼地不让他的球队出现这类的事情。他根本就没想过做手脚让手中的哪个队当冠军,让哪个队让球。他考虑的没有这么小,他要做的是大事,做中国足球的代表,他曾说过,自己不会插手那么细的事情,而且那样做,等于在砸自己的招牌,他要搞的是整个中国的足球,他不会因小失大。但在客观现实中,我们却难以否认实德队有因派系而得利的事情发生。

  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当初,四川足球无人问津的时候,徐明以无比精明的商人眼光看到这是一块尚未雕琢的璞玉,稍微粗加工就可以囤积居奇。

  公正地讲,对于四川足球,徐明是一个不该被忘却的功臣。当初的四川队在省内已经形同瘟疫,没有企业愿意染指。那个时候徐明的介入,正如他自己所言,是救了四川足球,这应该算是一句实话。之所以后来无论是四川球迷还是中国足坛对实德系的讨伐,原因在于大连实德队有因四川冠城队获取不当利益的嫌疑。其实,我们不妨把徐明接手前的四川队比作一个流浪儿或者野孩子,正是徐明的收养使得他们有了生存下去的可能,他付出了,就应该有所收获,尽管手段很值得商榷。所以,四川人对徐明的指责于情于理是站不住脚的。不久前四川政府高调过问,民间万人签名要保住四川足球,这也是徐明之功,他让川人见识一定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否则就会被别人捷足先登。

  徐明当初花了几百万买了四川队,现在据说要卖到几千万,对于在商业领域呼风唤雨的人物,十多倍的利益不过是小儿科。在很多老板都因为足球赔得苦不堪言的时候,徐明竟然赚钱,我想中国足协应该请徐明给其他的俱乐部老板开一个补习班,教教他们如何在足球上获利。

  徐明对中国足球的典型意义在于他习惯于做一些在中国足协眼里违规的事情,但正是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同时,中国足球也在一步步地走向正轨。比如他领衔的革命,虽然没有取得全面的胜利,但2005年度中超联赛的不升不降以及中超公司的成立,却是他革命的秋后产物。而派系问题从徐明始,我想也不会有后来者了。从这个角度讲,徐明虽然总是在中国足协的对立面却做着有着积极历史意义的事情,中国足协并不能因为解散实德系就马上变得朗朗乾坤起来。把四川队纳入到自己的旗下,徐明在客观上伤害了四川足球,“大连人滚出去”,应该是他一种永远的内心阵痛。

  看实德如何解系

  实德系到底卖给谁,目前还在极度保密的状态下进行,四川省足协托管只是权宜之计,在媒体记者几乎无孔不入的今天,能把消息封锁得如此严密,的确令人叹为观止。一位跟踪采访此事的外地记者就曾抱怨:“其实,如果是真的想彻底转让,完全可以大大方方地把过程全部透明化,左手倒右手已经没有了实现的可能。一个女子起初坠入青楼之时,考虑到廉耻尚可以偷偷摸摸,当其幡然悔悟毅然从良的时候,甚至可以告知天下以鞭炮贺之。”

  一向以娇情著称的大眼李承鹏写道:当了三年实德“二奶”,冠城如今要净身出门了,换个俏皮点的说法——三年以后,终于可以从“妾”到“妻”,从二奶到一奶了。一段轰动中国足坛的孽缘就此终止。从“二奶”到“一奶”,这是一个进步,是一个从“反革命”回归到“革命”的行动。之于自尊心甚强的四川人,“巴蜀文化”可以正本清源了,之于自尊心同样强的大连人,可以不招致全国一片骂声了。

  尽管留给实德的时间已经区区几日,但经常给人们

迅雷不及掩耳的徐明保不准又能给我们制造一种“惊喜”。他会于无声处听惊雷?会再给我们一个重量级的视觉冲击吗?终归要解系,不如早解。大家也可以过一个好年,否则,这个狗年,很有可能就会闹得鸡鸣狗跳。据说私下里徐明曾发狠,实在不行,就不转让四川冠城,宁可取消四川冠城的中超资格。对此一位四川记者说,这只不过是他的一时动气,从徐明对实德队低成本投入上可以清晰看到,对足球的投入徐明还是小心谨慎的,不太可能冒着损失几千万的危险而为了那口说不上正邪的“气”。改革开放初一些暴发户比富的时候,曾经在高档酒吧比试着摔洋酒玩。一旦徐明真的豁出去,和这些暴发户就形同难兄难弟了。

  实德、四川足协、中国足协,三者都应该以和为贵,毕竟大家还要在这个充满了潜规则的圈子里继续玩下去,欠的或是被欠的早晚都要还的。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一向不惮身负偏激骂名的郝洪军在其博客里直言:最后通牒不要变成最后通奸。他说,看清楚了吧?最后通牒就是这副德行!我想,如果徐明坚持要建立自己的足球帝国,冠城会像当年的大河一样,换个马甲照样出现在2006中超赛场上。那时,谢亚龙还会不时地到大连参观访问,或为实德的亚冠壮行鼓气,或去参加徐明的元宵酒会。实德已经成为足球巨人,历史证明,徐明岂是足协的几张废纸能吓唬得了的?

  郝洪军显然是多虑了,中国足协和实德已经没有了“通奸”的情感基础,因为,无论什么时候,民意是不违的。


 

推荐】【 】【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