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首页 > 正文 

[两会解读]共创美好明天(图)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01月22日04:52 荆楚网-湖北日报

  荆楚网(湖北日报)记者 张小燕 梅华峰 陶忠辉

  [关键词]

  和谐湖北

  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全面推进和谐湖北建设。加强民主法制和民主政治建设。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加强社会建设和完善社会管理,努力促进社会稳定与和谐。

  ——摘自《湖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

  

[两会解读]共创美好明天(图)

  文化、卫生、科技“三下乡”活动,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图为潜江群众争看市花鼓戏团送来的花鼓戏。

  新年孕育新的希望,新年送来美好祝福。

  在辞旧迎新的爆竹声中,6000万荆楚百姓无不期盼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政通人和”、“国泰民安”、“家和万事兴”。

  在这个孕育希望的时节,来自全省各地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把百姓的心声带到了“两会”上。

  百姓的心愿,就是政府的努力方向;百姓的期盼,就是代表委员的责任。“加快推进和谐湖北建设,着力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这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也是人民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被写进《政府工作报告》。“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提高社会福利水平,发展基层民主,促进社会公平……”代表委员也为之建言献策。

  在这个孕育希望的时节,从水果湖到山乡,从江城到边镇,大家共议着一个美好的话题:共建和谐湖北、共创美好明天。

  打造平安湖北

  【百姓心声】

  杨舒涵(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学院学生):小商小贩常到宿舍门口推销劣质商品和食品,让我们感到很烦,有时还因讨价还价和学生发生争执。我们希望学校周边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留给我们一片和谐的天空。

  聂为银(潜江市竹根滩镇农民):去年,我儿子聂维利骑摩托车,与逆向而行的王某驾驶的摩托车相撞。争执中,儿子一时冲动,将对方捅伤致死。现在,他被法院以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13年。唉,一件小事,酿成大祸。现在就望儿子多学点“法”,好好改造,争取减刑了。

  【两会现场】

  杨先枝代表:群众希望生活平安,企业需要优良发展环境,建议省政府拿出过硬措施,进一步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种恶霸、黑社会势力,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治安和企业发展环境。

  王友才代表:目前社会治安形势不容乐观,好人怕坏人,红道怕黑道,其原因是法治力度不够。要是老百姓连安全感都没有了,和谐社会还从何说起。政府必须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问题放在突出位置。

  王天华代表: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很多,如国有企业改制、退伍士兵安置等,一定要重视解决这些问题,不然会引起很多社会矛盾。

  【部门连线】

  吕忠梅(全国人大代表、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2006年省高院将更好地发挥各项审判职能,公正、廉洁、高效、文明司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更加良好的司法保障;要更加注重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突出打击重点,减少社会对立面;进一步加强民事审判,加强基层、服务基层,依法调节经济关系、社会关系、人际关系,促进改革、发展和安定团结,做好涉讼信访工作,化解矛盾纠纷,减少上访申诉;在法律框架内,进一步化解当事人“打官司难”。

  付明珠(省委政法委副书记、省综治办主任):两年前,省委、省政府就已提出,力争通过5—7年的努力,使全省85%的县(市、区)达到平安县(市、区)标准的目标。去年,武汉市青山区等22个县(市、区)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全省首批平安县(市、区)。同时,全省有156个单位被市、县综治委给予“黄牌警告”。保障社会平安,我们正在行动。

  【记者感言】

  “祝你平安”,多少年来,长辈和晚辈、亲朋好友之间都会相互送上这样一句既实在又温馨的祝语。个人的平安离不开家庭的平安,家庭的平安离不开社会的平安。平安是和谐社会的基石,构建和谐湖北,必须建立平安湖北、法治湖北。

  创建文明湖北

  【百姓心声】

  向常奎(五峰土家族自治县渔洋关镇汉马池村村民):要说现在老百姓的日子,那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吃不愁、穿不愁。我们土家人,喜欢唱山歌,跳土家舞,把个日子过得欢欢喜喜、火火红红。要是多些对普通老百姓胃口的文化娱乐活动就更好了。

  袁克安(红安县七里坪镇傅家坳村村民):去年清明节,城里亲戚回乡,一进村就皱眉头,我知道那是嫌农村鸡屎猪粪满地撒,要说农村卫生条件的确不行。啥时候,我们村也像城里那样房前屋后栽花种草,水泥铺路就好了。

  【两会现场】

  沈虹光委员:有些地方为什么会出现抹牌赌博盛行、乡邻间吵得鸡飞狗跳的事,主要还是因为文化生活贫乏,宣扬仁、义、善、友爱等好的文化没有渗透到群众生活中去。要让全省人民在享受经济发展成果的同时,也充分享受优秀文化成果。用优秀文化滋润人们的心灵,从而营造文明健康的社会风气。要从加大投入、培养人才、创造氛围、完善设施等基础性工作做起。引导、鼓励广大群众参与到文化建设中来,共同建设文明和谐的湖北。

  张足意代表:要构筑精神文明建设的载体,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要构筑社情民意反映与矛盾化解网络、服务体系、保障体系,积极化解基层矛盾。

  【部门连线】

  蒋南平(省精神文明办主任):我省正在制定建设“文明湖北”的实施意见,准备分阶段、分步骤、分重点开展优化环境、文明养成、共铸诚信、改进服务、繁荣文化、科普环保、美化家园、爱心惠民、关爱成长、品牌创建等十大活动。2006年将首先集中整治城乡环境卫生、十大不文明行为、十大影响发展环境行为,同时开展新童谣、新诗歌、新歌曲创作传唱,百万图书送下乡,建设文明村镇,“科技、文体、法律、卫生进社区”等多项活动,提升城乡文明水平。

  杜海波(省委宣传部文艺处正处级调研员):农村基层文化建设是建设“文明湖北”的重点内容。省政府工作报告已将“加强乡村商业、文化设施建设”列为2006年要办的十件实事之一。我省将安排1亿元资金,推进“百镇千村”基础设施和村容村貌环境整治;筹集2000万元资金,加强乡村文化站和文化设施建设;筹集500万元资金,购置农村电影流动放映车及有关设备,这些都是很硬的措施。另外,我省还将着力培育文化中心户、文化企业,抓广播电视村村通、万村书库等工程,以“八艺节”为契机,打造一批精品名牌节目,努力繁荣城乡文化市场,活跃城乡居民文化生活。

  【记者感言】

  “仓廪实而知礼节。”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必然会对精神文化生活产生新的需求,对社会和谐有更高层次的要求。为人民群众提供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在全社会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道德规范,创建一个诚信友爱、文明卫生、健康有序、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是建设“和谐湖北”的应有之义。如果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和良好的道德、行为规范,没有一个文明的湖北,就不可能有“和谐湖北”。

  构筑温暖湖北

  【百姓心声】

  张先峰(南漳县九集镇八泉村农民):这年头,没啥也别没钱,有啥也别有病。去年一场大病欠下5万元债,不知要偿还到猴年马月,连累了一家人好端端地过日子。

  胡菊花(麻城市乘马岗乡石河村农民):孩子去年考上大学,我们夫妻俩勤扒苦做,一年下来也远远不够孩子的学费,唉,我们快被孩子的学费压得喘不过气来了。

  刘志远(汉阳区十里铺下岗失业人员):现在大学生找工作都不容易,甭提像我这样的“4050”人员。老婆孩子埋怨我没本事,尽受窝囊气。啥时咱有了工作,心里就有底气了。

  【两会现场】

  胡仲军委员:目前,我省广大群众,尤其是农民看不起病、看病难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小”则关系到个人健康和生命,“大”则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应以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为契机,探索建立医疗保障长效机制。

  王耀辉委员: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保证起点公平,是构建和谐湖北的基础。教育不公平,直接影响社会弱势群体子女受教育的平等权利,加速社会公正信念的失落,伤害下一代的心灵,给社会公平和社会进步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应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加大对非重点学校和弱势群体的扶持力度。

  彭志敏委员:尽快建立和实施“失业保险、再就业培训、就业能力检测和职业介绍”四位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广泛覆盖因各种原因而陷入贫困的个人或家庭。

  【部门连线】

  路钢(省教育厅厅长):今年我们将努力完成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目标: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对象扩大到151万人;筹措3600万元资金,发展建设20所中等职业学校;落实5.2亿元国家助学贷款,帮助16万名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筹措5000万元资金,资助5万名贫困家庭初中毕业生上中职学校。

  吴永文(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厅长):今年我厅将筹集7800万元资金,解决3.2万户城镇无生活来源的“零就业家庭”的就业和生活保障问题。同时,确保城镇新增就业6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指标以内。

  谢继伦(省民政厅副厅长):将筹集1.5亿元资金,对现有110万农村特困人口实施救助;将农村分散供养的2万余孤儿全部纳入救助体系。继续对城镇“低保”对象、五保户、农村特困户、特困优抚对象中患重大疾病的人员实施医疗救助,进一步加大对弱势群体的关怀,努力构筑覆盖面广、救助面宽的社会救助体系。

  【记者感言】

  教育机会的均等,是最大的社会公平。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的稳压器和安全阀,有利于社会的长治久安。就业是民生之本,是社会稳定和谐之基。群众利益无小事,党和政府从关系老百姓切身利益的难点问题入手,及时采取达民意顺民心之举措,让老百姓心平气顺了,安居乐业了,社会才会真正和谐。

  

[两会解读]共创美好明天(图)

  我省农村五保老人有21万多人,目前已有16.1万人进入福利院安享晚年。图为江夏区五里界镇福利院的老人们热热闹闹过大年。

   [记者手记]

  1288个字,重千钧

  《政府工作报告》中说,“十一五”时期“要坚持以全省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地发展为目标,以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主线,以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为动力,以改善城乡人民生活为根本出发点,努力构建和谐湖北。”

  记者注意到,《政府工作报告》用1288个字的篇幅对如何构建和谐湖北进行了描述,这是省委、省政府的决心,更是全省人民的愿望。

  两会前夕,记者到农村采访,映入眼帘的是青山绿水,水泥路四通八达,一排排小洋楼拔地而起,农家门前停着轿车……这是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的有力体现。

  新年伊始,省政府新闻发言人说,省政府去年承诺的8件实事已全部兑现,群众反映强烈的上学难、看病难、看病贵、打官司难的问题也正在寻求缓解、突破之策。“平安湖北”建设走向深入,民主与法制建设逐步完善,法治湖北建设正在推进中。

  但是,不可否认,在构建和谐湖北的进程中,还有许多不和谐的因素存在,许多长期积累的体制性、结构性的深层次矛盾还没有解决,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还不少等,这些都有待进一步解决。

  万千忧难系心间。我们欣喜地看到,省政府工作报告中,省政府承诺的要为百姓办的实事由去年的8件上升为10件。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量的增加,它表明政府解决人民群众生活疾苦的信心和决心。

  1288个字,千钧重。

  城乡代表心中的和谐

  

  人物:郑月香代表(潜江市张金镇金台寺村党支部书记)

  时间:18日上午9时50分

  地点:江城大酒店,省直管市林区代表团

  问:您心目中农村的和谐应是个什么样子?

  答:我认为我们农村的和谐就是电通、路通,能和城里人一样喝上干净的自来水,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人人顾全大局,讲团结,讲统一;小偷小摸少,杀人放火无,社会治安不用担心;整个环境看上去很舒服。

  人物:李佑才代表(宜昌市委书记)

  时间:19日下午4时10分

  地点:江城大酒店548房间

  问:和谐城市从哪里抓起?

  答:我认为,无论哪一级,构建和谐社会,首先都得突出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对宜昌来说,就是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工业基础、富集的水电能源优势和丰富的磷矿资源优势等,强力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和“沿江开发”战略,围绕水电、化工、食品和医药三大支柱产业,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用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依托丰富的林特资源,打造水果、茶叶、高山蔬菜、库区养殖等板块经济,培育壮大白酒、畜禽产品、罐头加工等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依托三峡坝区、清江风情、昭君文化和屈原文化等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整合资源、统筹规划、主体多元、深度开发,高起点地发展旅游业,把宜昌建设成为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

  问:城市居民能看得到的和谐又是什么?

  答:宜昌是个有山有水的城市,旅游、流动人口多,把生态环境作为宜昌最为宝贵的资源加以保护,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是百姓最为关注的。“十一五”期间,我们将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努力建设一个天更蓝、水更清、山川更秀美的宜昌。我们还将致力于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着力解决好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和上学难、上不起学的问题。千方百计扩大就业,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和完善,努力为贫困家庭提供上学、就医、就业、培训等方面的资助。

  构建和谐社会,人的素质最为重要,因而,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传统美德的教育,打牢构建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加强全民的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积极倡导文明、开放、创新、向上的良好风气,形成高品位的人文环境,也是很重要的。

  [圆桌]

  构建和谐湖北的路径

  

  主持人:

  湖北日报记者 陶忠辉、张小燕、梅华峰

  嘉宾:

  省人大代表、鄂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郑清胜

  省人大代表、汉川一中校长 王正国

  省政协委员、武汉航海职业技术学院教授 范良慰

  省政协委员、华中科技大学教授 张亮

  省政协委员、省文化厅副厅长 沈海宁

  郑清胜:建设和谐湖北,关键是要消除城乡差别,消灭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但是,城乡差别、贫富不均、区域差距却越来越大。这些问题不解决好,社会就不稳定,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

  王正国:村委会、社区等社会基层组织是社会的细胞,如果我们每一个基层组织都是和谐的,都按和谐社会的要求做到了,我们整个社会的和谐才可以达到。从这个意义上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当把构建和谐基层社会组织作为重要切入点。

  范良慰: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区域差距拉大,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这些现象的背后都有社会不公的影子。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谐振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大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张亮:和谐社会的形成与建立,取决于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客观因素,更取决于公民道德素质的高低。因此,当我们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候,应该加强公民的道德建设。

  沈海宁:构建和谐社会必须缩小城乡居民文化消费差距。加强基层文化阵地建设,改善、更新相应的设施设备,为活跃在广大农村的县级剧团配置流动演出车,为县市区配置数字化电影流动放映车、采取新的机制鼓励帮助市、县一级恢复电影院等,这些都是让广大农民群众也能够享受文化生活的切实之举。

  

[两会解读]共创美好明天(图)

  元旦春节前,各级党委和政府开展“冬衣暖人心”捐助活动,向灾区和困难群众献爱心。图为咸宁市咸安区的五保户、低保户、特困户领取棉衣、被。

  

[两会解读]共创美好明天(图)

  我省370多万残疾人在医疗、教育、就业等方面得到社会关爱。图为白内障手术后复明的残疾朋友们喜游黄鹤楼。

   [背景]

  “数字化”和谐湖北

  

  ★到2010年,全省完成社会保障扩面新增400万人次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6%。

  ★未来5年,着力推进文明村镇建设。突出抓好100个重点镇建设,建成一批产业兴旺、设施配套、环境优美、文化繁荣的新型小城镇。加强村级基础设施和生态家园工程建设,改善人居环境,突出抓好1000个示范村建设。

  ★加大财政对农村公共事业投入力度,省财政用于乡镇农业技术推广、计划生育、文化事业、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的投入量增长1倍。

  ★5年全省新增城镇就业岗位350万个左右,实现“零就业家庭”至少有一人就业。

  ★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到1040万人。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县为单位覆盖率达到100%。

  ★5年转移农业劳动力400万人以上。


 

推荐】【 】【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