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首页 > 正文 

推进一年令人振奋 数字“阳光工程”(图)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01月18日04:35 荆楚网-湖北日报

  荆楚网(湖北日报)

  记者吴志远 通讯员付建业

  

推进一年令人振奋数字“阳光工程”(图)

  亮点回眸(陈雯图)

  2005年是全省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阳光工程”稳步推进的一年。省“阳光办”公布了一组数字,令人振奋。

  30.4万农民受益:2005年我省阳光工程示范性培训任务扩大到30.4万人,比国家下达的17万人培训任务增加13.4万人。全年阳光工程实际培训农民32.1万人,完成全年任务的105.74%,转移就业29.6万人,转移就业率达到97.6%。

  投入经费5700万元:2005年中央支持我省培训补助资金2300万元,较去年净增800万元。省财政安排省级专项补助资金1000万元,比去年增加250万元。各地各部门也加大了对农民转移培训的投入力度。据初步统计,省直有关部门投入1334万元,市州县共落实补助经费1060.07万元。

  涌现100个劳务品牌:各地涌现出了近百个具有地方特色和竞争优势的劳务品牌,如湖北海员、湖北数控、湖北建工、湖北

厨师、“木兰花”巾帼家政服务员、石牌豆腐郎、潜江缝纫工等。

  703万农民“农转非”:2005年,通过阳光工程的实施,带动部门和社会性培训114.43万人。全省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规模达到703.14万人。湖北省调查总队调查显示:外出务工收入人均增加84.65元,对纯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40.46%。

  6大培训创新模式:就近培训,就地转移模式;订单培训、定向输出模式;贷款培训,就业还贷模式;垫资培训模式;整合资源,联合培训模式;企业出资,免费培训模式。

  代表委员点评省

人大代表黄爱国:要想增加农民收入,只有减少农民,将农民转移到非农产业上去。要转移农民,就必须做好农民职业转岗培训工作。2005年,湖北阳光工程所取得的成绩证明,“阳光工程”是一项花钱少、见效快、回报高的德政工程,能让农民长远受益。


 

推荐】【 】【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