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罗德早先也是捡球的 德前总理为伯尔尼的奇迹垂泪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01月16日00:22 新京报 | |||||||||||
1954年,德国前总理和片中的马蒂亚斯年龄相仿。施罗德的父亲在二战战死。失怙的他幼年颠沛流离,14岁时曾进入一家瓷器店当学徒,足球是他幼年时全部的快乐。
导演:荣克·沃特曼
主演:彼得·洛迈尔路易·克拉姆罗特 故事背景:1954年第5届世界杯(瑞士) 与山贼相比,球童可以算是一份前途相当不错的职业。 尼尔·韦伯是一个陌生的名字,时光倒流15年,这位近况潦倒的“愤中”,或许正安坐在老特拉福德的更衣室里,享受着少年贝克汉姆的擦鞋服务。如今,这位前曼联球星、现役皇家邮局的信件分拣工,每天工作10小时、徒步派送500份邮件,所挣取的微薄周薪,还抵不上小贝烫一个流行“胭脂鱼发式”的开销。 擦鞋不过是球童入门的第一堂必修课。特里堪称“从球童到冠军”的最佳励志典范———除了擦鞋,洗厕所更是拿手绝活。相较之下,13岁的卡萨诺却表现出与生俱来的狡黠:“他太机灵,总能接近最重要的球员,索要签名和球衣。” 《米兰体育报》刊出的1995年老照片,站在忧悒的巴乔身旁,青涩的“坏小子”那时仿佛一个朝圣的信徒。 11岁的男孩马蒂亚斯大概是所有潜力股球童中的一个异类。 球技平平的他,踢野球甚至是女孩的脚下败将;作为二战的“遗腹子”,他将埃森队球星拉恩视同“生父”;擦鞋、拎包,往窗口砸石子充当“训练日闹钟”……这一切,都不是身为球童的马蒂亚斯安身立命的‘绝活“,在拉恩眼中,羞怯文弱的马蒂亚斯是他的Luckyboy:有他在,就能赢球! 1954年7月4日,发生在伯尔尼的这场世界杯决战,具备一部悬念大片的所有元素:匈牙利人的势如破竹,德国人的前倨后恭,天公作美的及时雨,还有那一个如神兵天降的“幸运球童”。 下半场第85分钟,刚从下水道钻出的马蒂亚斯穿越球员通道来到中圈,右边锋拉恩如有神助,右脚一扣,左脚雷霆一击……如此的桥段设置,让你在德国式的严谨之外,嗅到一丝魔幻现实主义的气息。 施罗德在马蒂亚斯的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于是德国前总理三次为《伯尔尼的奇迹》垂泪。艾希勒在《足球深化百科全书》中书写道:“伯尔尼的胜利是德国足球美德的诞生,更是国家自信心的重生。” 如果你拒绝相信奇迹,那么看看左边的边栏吧,那个在温网打入第二轮的中国人,也是捡球的出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