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人才培养崛起新机制 丁俊晖现象引领"家庭投资"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6年01月03日02:50 济南日报 | |||||||||
本报1月2日讯(通讯员 朱明)2005年4月3日,斯诺克中国赛决赛,丁俊晖以9比5战胜7次世界冠军获得者亨德利,首夺世界台联职业排名赛冠军;同年12月19日凌晨,丁俊晖在英国斯诺克锦标赛上,以10比6击败了六届世锦赛冠军戴维斯。 随着丁俊晖在2005年的爆发,“家庭投资”头一次在中国体育人才培养体系中显得如此醒目。
当1999年丁文钧和妻子陈习娟变卖家产,带着儿子来到东莞学打台球之时,这对夫妇恐怕不会想到,他们如此孤注一掷地望子成龙,除了在下世纪初将丁俊晖打造成为世界级选手的同时,还会引发中国体育界的一场地震——在传统的“体校—体工队—国家队”模式之外,居然另有一条培养出世界冠军的“康庄小道”。 看着儿子10岁时便以南京市冠军拿到了1000元奖金,丁文钧下定决心把台球作为丁俊晖将来的职业和饭碗。而丁家举家南迁只是一切的开始:丁俊晖初一还没读完,就因“上课影响训练”彻底辍学;为了带儿子到北京参加比赛,丁文钧不惜举债数万元,害得陈习娟险些疯掉;而当丁俊晖步入职业圈后,丁文钧更是率先将儿子送去英国练球。“粗略算一下,花在儿子身上的直接成本至少有五六十万元,这笔钱直到现在才刚刚收回而已。”丁文钧告诉记者。 “丁俊晖模式”在奉行举国体制的中国体育圈中,看上去着实有些另类,但放眼整个世界体坛,这种“家庭投资”似乎更加符合职业体育的国际主流。丁文钧背井离乡的故事,不就是“莎拉波夫700美元传说”的翻版吗?而陈习娟在观众席上的焦急目光,也与大满贯看台上的老威廉姆斯异曲同工。 就算再度放眼我们身边,除了丁俊晖的爆发,我们在去年也还看到胡牧的起飞——在台球、高尔夫这样国家并未大力扶植、职业化程度却又很高的个人项目中,“家庭投资”似乎具备着值得推广的空间,并应该在我国现有的体育人才培养机制中占有一席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