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晚报:彭帅单飞挑战“举国体制”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12月31日17:30 北京晚报 | |||||||||
2005年即将过去,这一年,看似平静的中国网坛涌起一股汹涌的暗流,那就是彭帅“单飞”事件,引起了朝野的震动。这种行为撕开了中国体育长期以来在运动员培养和管理体制上“固步自封”的口子,举国体制和职业化道路之间的磨擦直接地露出来。它的影响力已不仅仅局限在网球项目内,而且对其他竞技项目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随着中国女子网球选手水平的逐渐提高,她们的培养模式与使用方法开始与原有体
其实,“走职业化道路”的口号,中国女网至少已喊了10年,但直到现在,中国女网专业队培养模式仍然未变。虽然中国女网依靠这种模式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环顾世界网坛,目前世界顶尖的职业选手无不是从小自掏腰包进行训练和比赛,走专业化成长模式。随着中国网球水平的不断提升,与国际化的日益接轨,国家专业培养和自掏腰包走职业化道路两种截然不同的培养模式产生了激烈的正面碰撞,彭帅“单飞”之举,实际上就是挑战现有的人才培养体制。 这种情况并不局限在网球,田亮和跳水队的矛盾,王治郅和中国男篮的矛盾,都是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带来的新问题。彭帅“单飞”将原本藏着、掖着的矛盾揭示了出来,将经济利益应当如何分配,端到了桌面上。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实行了多年的原有人才培养模式、利益分配方式已经到了必须重新调整,以适应时代发展的时候了。 彭帅“单飞”之后,网球中心也提出了走“有中国特色的职业化道路”,中国体育也需要重新打造一个有“中国特色”的新的发展模式。据悉,现在,国家体育总局已准备调整运动员奖金分配的比例,让大部分奖金能够回到个人手中,用到自身发展上。这可以说是向着人才新体制与利益分配改革迈出了非常重要的一步。但这种“头病医头”的方法,还不能根本改变落后于时代的体制。试问,中国改革开放已二十多年,惟有体育的举国体制没有丝毫的改变,其中的种种矛盾能掩盖的住吗?彭帅“单飞”的重大意义就在向这种体制开始撞击了!本报记者刘晓星 网络编辑:赵志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