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球走过大萧条时代 上海男人的亮剑预告片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12月26日09:30 上海青年报 | |||||||||
相比较2004年的喧嚣,2005年的中国足球安静了很多。安静和喧嚣总是相对而言:2004年有罢赛、有改革派和足协的分庭抗礼、有国奥队的兵败、有龚建平之死、世界杯预选赛小组的淘汰,以至于到了年末还有联赛主冠名西门子大喝一声“我不干了”……这个足球年代,流行下课,鲜有人关心上课了。 本版撰文记者陈敏
“裸奔中超”的大萧条时代 2005年12月底,上海的街头一片肃杀,很多人都在等待雪的来临。就在十个月前,北方把冷空气送到了上海,也把足协负责人换任的消息带了过来,按照官方说法:阎世铎同志转岗了。谢亚龙,成为了新的中国足球协会的领导人。 按照亚足联秘书长维拉潘先生对中国足球的评述,中国足球总是由一些外行在指挥,从田径转过来的谢亚龙就是一个外行,好在他很虚心。 想当年———说的就是今年初,上海拥有“三超一甲”,这个局面被上海足协秘书长卢申认为是“盛世”。这块足球重地,谢亚龙前后来了三次,每次都是“调研”为名,虚心诚恳不亚于三顾茅庐。 上海绝对是一块天地,但即使在中国最发达的地域,足球经济也并不是那么稳固。国际已经西迁和中邦选择退出,九城财大,还跟足协领导较较真,只是中甲的壳施展不开。好一点的,申花一家俱乐部就有4000万的广告招商,而整个联赛的冠名权愣是也只能有这个水平,于是中国足协拍板———宁可空着肚子,也要有骨气,不要自贬身价。结果是,死撑之下,人人喊饿。 朱广沪的“神话”能否继续 国家队主教练叫朱广沪,上海人,发迹于深圳。 即将过去的中国足球的故事必然要和上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不仅仅是一个始终飘泊在外的上海人当上了男足国家队的主教练,还有一个转岗男足俱乐部的教练也在年末重新回到了女足国家队的岗位上。后者表示要跟前者学习,话里有所客套,当然也有一定的实质:朱广沪在这个年度拿到了两个冠军———对于中国男足而言,冠军这个字眼就足以令人兴奋一阵,且不论是何种性质了。 对现在的中国男足的定位,作为领导的谢亚龙给出的答案比较有新意:中国队很多时候的失败都是因为对自身定位没有认准,每次都倾尽全力往上冲,但眼见就要冲出去的一瞬间又摔了下来。 这不是朱广沪的错,他已经尽力在谷底让仅存的足球爱好者们看到一些希望,从这个角度而言,他绝对是有功劳的。而更具有勇气的是,朱广沪并不甘心于在东亚的“夜郎自大”。0:3负西班牙、0:1负爱尔兰、0:1负德国、0:2负塞黑、0:0平保加利亚二队,5场欧战的成绩是1平4负净失7球而没有一球进账,这是作为不甘亚洲二流的中国队应该有的实践态度。“我相信,欧战第一球就要来了。”朱广沪的目标很明确,台阶也不高。但那是2006年元旦的事情了,并不会改变2005的基调。 马良行杀出一记“回马枪” 马良行要向朱广沪学习,但是现在若要是再有个东亚四强赛,只能说有进步就好。曾经笑傲世界足坛的女足,现在在亚洲也已经被韩日所超过。这个大挪移,带给球迷的第一反应恐怕是不解,第二则是痛。第一和倒数第一,男足其实没有那么好,而女足则很有可能果真已经那么烂。 在这个年末的时候,小马的回归成为了一个大新闻,新闻性更多在于这个执教男足中甲和中超各一年、和大佬范志毅有着微妙关系的小马本身,而不是这个女足。这个女足到底败在谁的手上,很难说清楚。在中超赛场上率领升班马武汉队取得“七连胜”的裴恩才突然而又神秘地成为国家队主教练,但是在短短163天后他又同样突然而神秘地离开,或许他自己或者武汉队也认为自己是受害者。 是一个接近半年的弯路,还是一个整整两年的弯路,或者至今还在走弯路,这些似乎也只有成绩可以说明问题,于是一个“夺回亚洲冠军”的指标又下达了。在普林茨三夺世界足球小姐的档子上,孙雯又出山了,因为实在没有人了。尽管谢亚龙依然强调“加强青少年足球的培养体系”,即使真的施行了,但是如今的断档女足已经享受不了那样的果实。谁来开这部车并非可以完全掌控下滑的趋势,只能刹车踩一点是一点。 “杰出青年”给明天以希望 6月的世青赛打进16强、9月的世少赛上杀进8强,在中国足球极不景气的2005年,两支青年队同时弄出了点声音。虽然他们并没有超越历史,但是王大雷、郜林、陈涛等球员良好的上升空间还是让人着实兴奋了一阵,也让前往观战的谢亚龙好一阵激动。但是“超白金”的典故似乎在暗示,这也许又是另一个轮回。 “我打算明年在青少年足球上扎扎实实进行调研,结合国情确立合适的青少年球员培养体制。中国青少年球员的一大问题是基础技术很差,一到快节奏、高速度的比赛中就显得技术不过关,青少年球员需要重点提高基础技术。”谢亚龙说。 作为领导的没有忘记草根足球,这也是一大幸事。一方面意识到技术基础薄弱,另一方面则片面排斥外教,这就是矛盾。如果说,成年队因为各种地缘因素需要本土教练来带队,那么年轻人大可交给老外来调教,这样“从小提高”才不见得是一句空话。实际证明,克劳琛的能力和功绩并不小,但是硬生生地因为“教练本土化”和足协方面的生意和协议而难以带队。6月份的世青赛的种种“指手划脚”的新闻,也反映出一点———自己的战斗力总是不自觉地损耗在内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