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魔鬼之旅”暴露三大软肋 江苏男篮改变从心态开始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12月25日07:22 扬子晚报

  “客场比赛终于结束了!这连续4个客场比赛太艰苦,不知道回家以后我们能不能找回自己。”与新疆队赛后,同曦主帅胡卫东一边走向新闻发布厅,一边自言自语道。确实,这连续4场的北方“魔鬼之旅”,带给了老胡太多噩梦般的回忆。如果不是张成最后一秒神奇的三分,如果……江苏龙就将在上赛季创造20连胜的辉煌之后,如今又不得不吞下4连败的苦果。当然,即便是1胜3负,对于心高气傲的胡卫东来说也是万万不能接受的。用他的话说:“现在这支江苏队与上赛季相比已经不在一个层次上,需要解决的问题也太多。所以需要时间
和耐心去改变。”结束了与新疆队的比赛,本赛季江苏同曦队第一循环比赛已经全部结束,回首第一循环,困扰江苏同曦的几大软肋又不能不提。

  软肋一

  身体对抗太吃亏

  江苏同曦队员的整体对抗能力在CBA算比较差的。特别是此次连续对阵身体素质出色的北区球队时,差距尤为明显,“魔鬼之旅”前两场连续输给吉林和辽宁,对抗上吃的亏不少。随后尽管战胜了实力一般的陕西队,但身体对抗差的缺陷又一次表现了出来。

  最突出的一个点是陕西队大前锋李栋梁和易立的对抗,在实力派大前锋李栋梁面前,易立显得异常单薄,一上场就被李栋梁接连单打得手,自己却很快背上过多犯规,最终比赛还剩3分17秒时就被罚下场。“我应该打得更狠一些,早点把易立干下去,江苏就更被动了。”赛后拿下26分6个篮板的李栋梁表示,他如果针对这个软肋打得再坚决些,比赛结果很难预料。相比李栋梁的不俗数据统计,易立仅拿下6分5个篮板,还有4次失误。

  “我们队员的对抗能力确实需要提高,尤其是锋线上。”胡卫东赛后说,“你看

十运会时打八一,张成一下就没人能去防李楠了,现在有了外援卡洛斯,他的对抗能力也不好,和雷恩比差一大截,我们在对抗上吃的亏太多了。”但对于这个由历史延续来的问题,解决并非一朝一夕,“我们会在训练中注意练队员的力量等对抗能力,但这显然需要时间。”胡卫东说。

  软肋二

  失误次数太可怕

  虽然新疆队开局在主场观众的助威下打得咄咄逼人,但凭借自己的实力,江苏同曦还是在第二节开始不久将比分反超并领先对手。尽管新疆队主教练王非在第二节比赛还剩6分51秒时叫了暂停,重新布置战术,但收效甚微,回到场上后,江苏南钢唐正东和张成连取6分,将比分领先优势扩大到6分。此时新疆队已经开始在场上不知所措,这正是江苏队确立优势的好机会,但场上队员却突然开始掉链子,甚至比对手更不知道如何去比赛。在接下来的5分多钟里,新疆队缓过神来,利用江苏的失误打出小高潮,本场结束,江苏队丢掉了优势。

  “怎么老毛病总是改不掉!”中场休息室里。胡卫东批评队员,“领先了,不说适当放慢进攻节奏,起码也要按自己正常节奏打吧,你们倒好,反而突然瞎打起快来!”领队王继华也忍不住了,“一领先了,就不会好好打了,掩护没了,篮板也不去拼抢了!”

  输给了新疆队后,胡卫东在休息室气愤地说教队员,“这场球本来不用拼这么辛苦的,上半场他们的进攻根本不可怕,没什么有威胁的阵地进攻,全靠我们失误给他们机会打反击。”胡卫东扬了扬手里的技术统计,“全场23次失误,太可怕了!”

  软肋三

  “客场哨”太不适应

  连续4个客场的“魔鬼之旅”,江苏同曦遭遇到了裁判不公正的待遇是不假。可倘若只把失利的原因归结于裁判根本不想让我们赢球显然有些肤浅,或者说有些推卸责任。

  在CBA,“客场哨”已经成了大家都默认的事实,所以主动去适应远比对抗裁判要来得聪明,这一点,同曦将士做得并不好。从技术角度来说,同曦队到目前为止对于“客场哨”并没有适应。4场比赛下来,

中锋唐正东几乎每场比赛都要身披5次犯规以上,还有两场直接6犯下场。而三大主力张成、胡雪峰和易立的犯规也不少,3人各有一次6犯下场。从心态角度来说,江苏队的球员似乎对客场比赛的残酷性准备不足,在裁判做出不利的判罚后,从心理上他们有些对抗裁判,直接导致了注意力分散,场上失误增多。而在比分落后时,江苏队往往自觉不自觉地主动放弃比赛对抗裁判,显得过于消极。在与吉林队的比赛中,主教练胡卫东在还剩下7分多钟,完全有机会追回比分的情况下,换下了主力阵容。张成在与新疆队的比赛最后时刻,主动申请犯规提前离场的行为都值得商榷。正如一位圈内人士分析的那样:“广东10连胜了,客场裁判也‘黑’他们啊。可他们适应‘客场哨’,又有绝对的实力,裁判想帮主队也帮不了。这才是一个强队应该具有的风范。”从这个角度上说,年轻的江苏队显然需要改变,而这种改变势必要从心态改起。特派记者刁勇(本报乌鲁木齐电)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2,730,000篇。


 

评论】【篮球论坛】【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