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如何将“大品牌”做成大产业--太极拳发展遇难题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12月20日08:35 新华网

  新华网海口12月20日电题:如何将“大品牌”做成“大产业”

  ——太极拳发展遇难题

  新华社记者王英诚王俊璞

  世界上习、练太极拳者约有上亿人。这一拳种已成为代表中华民族文化的响亮品牌。但是,太极拳的产业化进程却远远不如日本、韩国的一些武术项目。

  如何把太极文化这一无形资产变成有形产业,这是正在此间参加第二届世界太极拳健康大会的诸多名家、学者关注的焦点。

  (小标题)

太极拳产业开发已落后

  中国河南温县陈氏太极拳研究会会长陈正雷说:“太极拳的发展与其应有的地位和厚重的文化底蕴极不相符。”

  业内人士认为,太极拳具有很强的文化影响力,但是,河南省旅游局1992年就提出发展旅游重点打‘两拳’——少林拳和太极拳,广受欢迎的太极却远远逊色于少林的发展。

  更令人忧虑的是,太极拳这一闪光的民族文化品牌,引起世界几大财团的觊觎,连日本都已有十多个公司抢注这一品牌。

  香港世界华人协会主席程万琦已准备投资陈式太极拳多年,只是一直认为“时机不成熟”。他还联系海外同仁,强烈呼吁借奥运会把太极拳产业做大做强。美国体育产业经营大王斯坦伯格日前在北京与陈正雷会面时,表示出对经营太极拳的极大兴趣,并提出了合作意向。

  温县太极网总经理刘洪其长期从事太极拳研究,他认为,目前太极拳还没有找到一个完善的市场推广模式,无法像跆拳道那样迅速地“膨胀”。在市场推广中,太极拳最令人头疼的就是没有明确的考核标准和激励措施。它就像中餐,尽管好吃好看,但无法标准化,不符合产业“批量生产”的要求。

  另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人:近千名拳师散布于国内外,各自为战,满足于挣钱养家。这也制约着太极拳的产业化。

  (小标题)太极拳是一块“大

蛋糕

  陈家沟近些年成为河南旅游的新亮点。统计资料显示:去年一年接待的参观、游览、考察、学习人员就超过5万人次。

  据国际武联人士介绍,目前世界上有150多个国家有太极拳习、练者,其中70多个建立了太极拳组织,全球太极拳爱好者上亿人。

  美国社会预测学家约·奈斯比特曾说,未来社会必须使“高技术与高情感相平衡”,保健也将趋向“医疗自助”。而太极拳正属于“高情感”活动,也是 “医疗自助”的绝好方式,其发展前景不可估量。

  无疑,太极拳可以形成不小的产业,是一块“大蛋糕”。

  今年5月4日,河南省陈正雷太极文化公司郑州陈家沟太极拳馆开业,明确提出要把太极拳作为文化产品来进行市场运作。

  记者惊喜地发现,这家公司开发的产品不仅有和太极拳相关的书籍、光盘、训练服装、器械,还有怀菊花、怀山药等保健类食品。

  (小标题)从大品牌到大产业尚需时日

  陈正雷坦言,仅凭他个人的力量,无法挖掘太极拳产业这座“金山”。

  要想尽快做大、做强太极拳产业,陈正雷明白,必须探索太极拳文化发展的新路子。

  一是聚拢人才。发挥太极拳发源地的号召力,招引散居国内外的大师回归一处,发挥作用;同时培养大批高素质教练,满足全世界太极拳爱好者取“真经”的需求。

  二是创新机制。借鉴优秀的经营方式,集中管理,连锁培训。

  三是标准化经营,规范化运作。组建太极拳标准教学法的研究指导机构,编写统一教材。

  “太极拳走向产业化、市场化是必然趋势。”陈正雷说:“太极拳产业的形成具有充分的条件,有世界性的品牌,还有可供持续挖掘的资源。太极拳的普及推广需要大量资金,而现代社会中,人们的健康消费投入比例也越来越大,以社会的力量来发展太极拳才能形成其持久的生命力。”

  业内人士表示,近年来,虽然社会各界做了大量工作,但是相对于太极拳这座巨大的“金山”,开发力度还远远不够。要把太极拳从大品牌做成大产业,我们还应该付出更多!(完)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体育沙龙】【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