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北京奥运会“钱”途无量 国际奥委会跟着沾了光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12月16日10:05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12月16日电 新华社记者高鹏、汪涌

  中石油、海尔、UPS……众多中外知名企业在2005年相继加入北京奥运会的赞助商行列,用财源滚滚来形容今年北京奥组委的市场开发工作可谓再恰当不过。企业如此热衷于赞助北京奥运会,让国际奥委会喜出望外并乐观地预计,北京奥运会极有可能成为历史上“盈余最多”的一届奥运会。

  2003年9月北京奥运会的市场开发计划甫一启动,就掀起了企业的奥运赞助热潮。去年,大众汽车(中国)、中国银行、中国石化等7家企业率先成为北京奥运会的合作伙伴。今年,北京奥组委又成功签下中石油、强生和中保财险三家公司,使北京奥运会合作伙伴的数量达到10家,顺利完成了当初制订的征集目标。

  今年3月底,北京奥组委启动了赞助计划中第二个层次的赞助商计划。在半年多一点的时间里,北京奥组委已经与UPS、燕京啤酒和海尔等7家企业成功签约,未来还有望在旅游接待、休闲服装等类别征集到赞助商。本月12日,赞助计划中第三个层次的供应商计划也正式启动了,这标志着

北京奥运会的赞助销售工作已进入尾声。

  由于涉及商业秘密,企业赞助北京奥运会的具体金额外界不得而知,但据北京奥组委市场开发部部长袁斌讲,某些北京奥组委合作伙伴的赞助金额甚至超过了国际奥委会的TOP赞助商。据了解,自1985年国际奥委会推出TOP计划以来,TOP赞助商的入门费已由最初的400万美元涨至目前的6500万美元以上。这就意味着,北京奥组委部分合作伙伴的赞助费不会低于这个数。

  作为奥运市场开发计划的三大支柱之一,特许计划是组委会授权企业生产和销售带有奥林匹克标志的商品和纪念品。袁斌介绍说,授权企业按照特许商品收入的10%左右向北京奥组委支付特许权费,这笔费用将直接用于奥运筹办工作。

  北京奥组委的统计资料表明,在过去一年多奥运会特许商品计划试运行阶段,共有近600款特许商品上市,实现销售额6亿多元人民币。上月初特许商品计划正式启动,随后推出的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又给特许商品销售添了一把火,京城许多奥运特许商品零售店都出现了“福娃”毛绒玩具断货的现象。有专家预计,仅和吉祥物有关的北京奥运会特许商品销售收入就将达到3亿美元。

  北京申奥时对特许费收入的预算为7000万美元。袁斌表示,考虑到往届奥运会特许商品真正的销售高峰出现在奥运会的举办年以及中国市场的实际情况,完成这个目标不成问题。

  不仅北京奥运会财源广进,就连国际奥委会也跟着沾了光。国际奥委会市场开发委员会主席海博格透露,由于涵盖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国际奥委会的第六期TOP计划成为有史以来财气最旺的一届,征集到的11家全球赞助商金额高达8·66亿美元,比上一期增长了31%。

  根据申奥时期的财务预算,北京奥运会预计收入16·25亿美元,支出16·09亿美元,盈余约1600万美元。由于美国“9·11”事件以及2003年非典疫情的影响,北京奥组委已追加了奥运会安保及卫生医疗方面的预算开支。北京奥组委执行副主席蒋晓愚表示,尽管预算支出比申奥时有所增加,但北京奥运会的运营成本不会超过去年雅典奥运会19·67亿欧元(约24亿美元)的水平。同时由于市场开发非常成功,北京奥运会确保1600万美元的盈余绝对没有问题。

  相比之下,国际奥委会对北京奥运会的盈余预期要乐观得多。海博格上个月在接受彭博新闻社采访时表示,从目前的进展情况来看,北京奥组委通过市场开发计划最终募集到的资金有望超过10亿美元,加上从国际奥委会TOP计划中分得的至少2·6亿美元以及占组委会收入“大头”的电视转播权收益和门票收入等,北京奥运会很有可能打破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创下的盈余2·24亿美元的纪录。

  北京奥运会何以蕴含如此巨大的商业价值?前国际奥委会市场总监迈克·佩恩认为,这是

中国经济处于高速增长期以及奥运会首次在中国举办双重背景下的一种“必然”。

  “恐怕今后奥运会再也不会有这般影响力了。”佩恩说。(完)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4,190,000篇。


 

评论】【体育沙龙】【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