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足协低调工作作风获肯定 谢亚龙:中国只是亚洲老九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12月14日06:19 华商网-华商晨报

  联赛、国足关系没有国家队联赛没有增值空间足球管理中心主任谢亚龙近日接受了四家国家级媒体的联合采访。这是他上任10个月来第二次正式接受媒体访问。

  “谢亚龙”三个字曾经和“反分裂国家法”、“苏丹红”、“中国馆”、“台商春节包机”、“股权分置”等一起成为2005年第一季度十大流行词汇。

  2005年,中国足球所获得的社会评价正在一点点地回升,业内人士评论说,这与中国足协逐渐低调的工作作风不无关系。回顾即将过去的一年,谢亚龙承认,中国足球很多根本问题仍没有解决,但这一年业内人士的理性思考会对未来的中国足球大有帮助。

  记者:从其他领域到足球,从圈外到圈内,你对中国足球的认识有了怎样的变化?对于中国足球在亚洲的定位又如何看待?

  谢亚龙:中国男子足球多年来一直在接近于出线的平台上徘徊,每次都倾尽全力往上冲,但每次都在最后时刻掉下来,中国足球一直没有质的进步。一个项目长期横着走,定有其深刻的原因。这说明我们的自身定位有问题。我认为,去年亚洲第九的排名真实地反映了我们的现状。针对现在这种状况,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我们要扎扎实实做大量的、艰苦的基础性工作。

  记者:这种大量的基础性工作是指什么?

  谢亚龙:青少年的培养问题上,十几年来我们试图通过市场机制进行推动。从明年开始,我们会进行大规模调研,听取各方面意见,对青少年培养的体制、机制做进一步的完善。

  记者:你怎样理解青训、联赛与国家队三者之间的关系?

  谢亚龙:仅仅说“联赛为本”是不全面的,我认为,青少年训练是根,联赛是本,国家队是果。我还要加上一句:球迷是叶。没有叶子光合作用,植物就不能生长,没有球迷的养分,中国足球就无法吸取社会资源。编辑点评:很多人都认为,谢亚龙与他的前任阎世铎是两个世界的人,前者沉默寡言,后者夸夸其谈,前者务实进取,后者油腔滑调……总之,褒义的是谢亚龙,贬义的是阎世铎。但事实上,一把笔杆子,加上一副嘴巴子,两个人是相似的轨迹,只不过谢亚龙低调,阎世铎张扬而已。谢亚龙同志这部分的锦绣发言,阎世铎也说过,甚至说得更堂皇。但纸上谈兵没有意义,看谢亚龙日后的功绩吧!

  记者:从去年开始,联赛观众人数锐减。招商引资也出现一些问题。对于这些问题,你怎样看?

  谢亚龙:“锐减”这个词用得不准确。从统计来看,去年的观众人数平均每场是10700,今年是10300。应该说是横着走,不存在锐减的问题。问题是,联赛走到现在,深层次的矛盾已经暴露,水平一直在底部盘桓。联赛市场价值的减少是与球迷的减少同步的。这迫使俱乐部思考,重新审视联赛。资本的出逃与资本的思考是不同的选择。资本在经过冷静和理性的思考后,还会重新进入市场,这是中国足球联赛的市场现状。我们正在试图通过改革的方法来调整联赛和解决联赛问题。

  记者:联赛在招商引资问题上一直不太顺利。

  谢亚龙:对于这个赛季的招商引资,有媒体用了“裸奔”这个词。实际上,联赛的广告和其他招商一直都是有的。关于联赛冠名权问题,我们与俱乐部进行了多次的沟通,最后大家觉得冠名商提供的价格达不到大家的要求,所以大家一致采取了排斥态度。这实际上是我们提前实行的股东决策制度。反过来说,也是各俱乐部对将来的足球市场一致看好的表现。

  记者:你如何看待中国的足球市场?

  谢亚龙:当联赛初期国内一片责难之声时,我到欧洲访问。欧洲一个大公司的全球总裁对我说,这种市场情况只是暂时的。在整个东方,只有一个地方能做成世界级的足球市场,这个地方就是中国。实际上,我也一直抱着这样的信念。

  记者:明年的联赛,中国足协有怎样的构想?

  谢亚龙:干净、诚信、秩序、水平,这样的联赛理念已经在业内达成共识。在这样的理念下,明年我们在治理假、赌、黑方面要加大力度,在加强行业自律和行业管理上要下些工夫。这些问题解决好了,招商引资就水到渠成。

  编辑点评:中国足球坠入深谷,这的确不是谢亚龙的责任,自然不用咄咄逼人地把造成上座率低的联赛致命伤嫁祸在谢掌门的身上。平均每场10300人上座率是惨不忍睹,但是看选择什么样的参照物。2004年上座率为10700,你看吧,这就不是锐减,这就叫平稳过渡。谢掌门的意思是:1.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中超元年的底色不好,根基不稳。2.球迷不理,市场不爱,是联赛走向成熟的标志。大领导果然有大智慧!但是必须承认,谢亚龙改变现状确实需要时间。

  记者:国家队今年取得了两个赛事的冠军,你应该感到满意吧?

  谢亚龙:非常高兴。虽然离满意的目标还很远,但国家队的赛场作风和拼搏精神已经有了变化。球队的防守体系进步比较清晰,或者说球队的整体性在防守上的体现较为明显。但球队的攻击力、球星、体能问题仍未解决。

  记者:本年度国家队的哪一场球让你印象最深?

  谢亚龙:国青对德国队那一场。印象最深的不是在球场上,而是赛后。朱挺当时因为红牌不能上场,比赛结束后他以头抢地、双手击地,号啕大哭。这是球员责任感的体现。

  记者:你如何评价国青?

  谢亚龙:个性飞扬,激情四射。

世青赛中,我们前三场中的9个球是由9个人分别射入,这个队中人人有进球的欲望,中青队中有一些特殊的品质让我感到很高兴。这种品质的形成与贾秀全、殷铁生、克劳琛几位教练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记者:说到教练,你怎样评价朱广沪教练?

  谢亚龙:朱广沪很敬业,工作很努力,可以说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男队发生的变化与他的工作有直接关系。

  记者:女足的国家队教练正在筛选。一个理想的国家女足教练应该是什么样的?

  谢亚龙:我更重视他的技术能力,寄希望于他能够在技术上切实解决一些问题。裴恩才辞职后,我们准备花一些时间对女足的下一步发展和组队建队做一下深刻反思。思考一下,怎样去构建女足成长的社会基础和设计其成长道路,把握一下女足还有没有可以利用的资源。

  编辑点评:谢亚龙谈国字号时言语铿锵有力,除了女足,其他的确实让他底气十足。对于中国足球来说,没有消息已经是最好的消息。在这种低姿态下,偶尔冒出几件喜事就格外让人欣喜若狂。男足的两个奖杯、国青惊艳世青赛让中国足协实实在在地赚了面子。特别是国青,这支球队是08年检验谢亚龙仕途的有力及惟一砝码,国青的表现,仿佛让被称为“谢奥运”的他看到了七彩云霞。但是08还很远,如何保持国青的鲜净性,无疑要成为谢亚龙日后要研究的课题。

  记者:有评论说,你对奥运会很关心,但对2010年的世界杯似乎提的不多。

  谢亚龙:我是这样看的,只有08奥运会打好了,足球才能真正回暖,只有2010年出线了,中国足球才能真正摆脱困境。2005年到2010年,应该是中国足球卧薪尝胆、埋头苦干、扎扎实实地打基础的奋斗过程。在这期间,要排除一切短期行为和急功近利的作法。备战08奥运,是祖国的需要,也是中国足球力争冲进2010年世界杯,真正走出低谷的、扎扎实实的启动,这两者是不矛盾的。

  记者:关于08备战,中心做了哪些工作?

  谢亚龙:今年是奥运会启动年,我们主要的工作是构建备战体系。国家队的管理体制上发生了一些变化。以前,我们国家队管理工作由部室承担,现在建立了队委会制度和08办公室,设立了专职领队,将国家队的行政管理构架改为运动队管理构架,球队有领队、管理全身心投入,后方有08办公室为之服务。另外我们在科学化训练和足球规律的探讨上开始启动四个攻关计划。对于体能、技战术、伤病和营养恢复进行科学攻关,要在国家队大兴业务研究之风。

  记者:说到科学攻关,我们发现,教练员水平一直是制约中国足球前进的一个重要因素。中心在教练员培养上有没有什么新办法?

  谢亚龙:我注意到,我们国家队的教练一任一任留下来的东西很少。教练员的成长也基本上是在一个平台上徘徊。一个教练员是一个球队的总工程师,他的设计、理念和施工能力会直接影响一个工程的质量。在教练员的培养上,我们会想一些新的办法。至于这新的办法是什么,在做之前还是先不要说。

  编辑点评:谢亚龙上任不久便打出了奥运牌,并信誓旦旦地表示,男足要进前八,女足要进决赛,但10个月的耳濡目染让谢亚龙的雄心壮志骤然下降,决口不提上任之初的豪言,只是在

北京奥运会的准备工作上打马虎眼,言外之意,该准备的我是干了,能不能完成预定计划那再另当别论。

  记者:联赛与国家队集训一直是一个矛盾。有没有研究过,国家队应该多长的集训时间才为合适?联赛应该有个什么样的赛程才更合理?两者之间如何协调?

  谢亚龙:在欧洲,也有俱乐部向国际足联发函,提出国家队调队员应该给予俱乐部付费等等,可以说,俱乐部与国家队的矛盾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各国都有。实际上,联赛与国家队被炒作成是不可调和的矛盾,这是不对的。应该说,国家队是俱乐部球员增值的最大空间。没有国家队,联赛会是没有增值空间的联赛,是在低水平上徘徊的联赛。我们的联赛的速度和节奏较慢,球员一到国际比赛上就感到不适应,但打几场比赛回来以后,就明显地感觉到进步,球员在国家队有好的表现,也会给俱乐部带来很大的益处。所以,国家队与俱乐部从根本利益上讲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编辑点评:尽管在当中国足协最高统帅之前谢亚龙还是个“球盲”,但能在上任不到一年的期限内认识到联赛是本,联赛是根,也很难得。不过按照谢主席一说,仿佛俱乐部的球员进了国家队就能价码飙升,就不愁卖不到一个好价钱,就不愁找不到一个好婆家,好像进了国家队就能一劳永逸似的。所谓的国家队和俱乐部相辅相成,只不过是谢亚龙打着地方要服从中央指示的幌子。据《中国足球报》点评人:孟丽佟阳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945,000篇。


 

评论】【体育沙龙】【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