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首页> 其他栏目> 正文 

孙继海失意亚洲德比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12月12日05:07 辽沈晚报

  北京时间昨日凌晨,英超第16轮的比赛打响,客场作战的曼城队以0:2不敌主队西布罗姆维奇,中国球员孙继海在本场比赛中首发出场并打满90分钟。由于对手阵中有日本名将稻本润一,因此这一战也被英媒体定性为亚洲德比。算上这场刚刚结束的比赛,孙继海在英超赛场上共遭遇了四场亚洲德比。让人感觉惋惜的是,曼城队在这四场比赛中取得了两平两负的成绩,因此孙继海也没能在任何一次亚洲德比中笑到最后。

  第一场亚洲德比(2003年9月20日)

  

曼城2∶2富勒姆

  德比主角:孙继海VS稻本润一

  这是当赛季联赛的第6轮,也是孙继海参加的第一次亚洲德比。是役曼城队由阿内尔卡在下半时率先破门,第73分钟富勒姆将比分扳平。随后又各进一球,比分最终锁定在2∶2平。

  孙继海与稻本润一在这一战中都打满了90分钟,虽然坐镇主场的富勒姆队整体表现要强于曼城队,但孙继海的个人表现要好于稻本润一。司职右后卫的孙继海不但很好地完成了防守任务,还直接助攻万乔普打入本队第二粒进球。如果不是在一对一防守稻本润一时吃到一张黄牌,孙继海在那一战中显现出来的德比优势就堪称是压倒性的。

  第二场亚洲德比(2005年9月10日)

  曼城1∶1

曼联

  德比主角:孙继海VS朴智星

  这一战是历史上第144次曼彻斯特德比,孙继海随曼城做客老特拉福德挑战红魔曼联。第45分钟,范尼为主队射门得分。第75分钟,瓦塞尔帮助曼城队扳平比分。

  本场比赛是英超联赛中首次上演由中韩球员主演的亚洲德比。孙继海在第72分钟作为替补登场,而朴智星则在曼联得到了首发身份。由于朴智星在第81分钟被吉格斯换下,因此两人同时在场上的时间只有9分钟。在这9分钟时间中两人并无直接对话,朴智星在比赛虽然打得很努力但没有太大进攻作为,孙继海出场后主要负责防里查德森,结果三次直接对话都大获成功。客观对比两个人的比赛建树,孙继海的单位时间效率绝对在朴智星之上。

  第三场亚洲德比(2005年9月18日)

  曼城0∶1

博尔顿

  德比主角:孙继海VS中田英寿

  曼城坐镇主场迎战拥有中田英寿的博尔顿队,全场比赛曼城队5次击中门框,但就是不得其门而入。补时阶段第3分钟,邓恩禁区内左手打球被黄牌警告并被判罚点球,斯彼德主罚点球左脚抽射入网,最终曼城主场0∶1饮恨。

  本场比赛是孙继海在英超赛场与中田英寿的首次对话。第26分钟,辛克莱尔受伤,孙继海替补出场。而登陆英超赛场不久的中田英寿则是在第56分钟替补登场的。比赛中孙继海在右前卫位置发挥得较为出色,第85分钟时,孙继海曾左脚射中横梁。因为位置原因,孙继海和中田英寿没有正面对话的机会。赛后,英媒体给孙继海打了6分,中田英寿的得分是5分。

  第四场亚洲德比(2005年12月11日)

  曼城0∶2西布罗姆维奇

  德比主角:孙继海VS稻本润一

  孙继海参加的第四场亚洲德比就是昨天凌晨客场0∶2不敌西布罗姆维奇队的比赛。孙继海的出场位置是左前卫,他需要直接面对的是对手的塞内加尔右前卫卡马拉。比赛刚开场2分钟,孙继海便遭到卡马拉侵犯,曼城队赢得第一次攻门机会,但安迪·科尔因为准备不足而失去了先拔头筹的良机。第5分钟时卡马拉还以颜色,他接到稻本润一的斜传球后闪开曼城后卫的封堵,单刀直入禁区与门将詹姆斯形成一对一并果断地起右脚抽射远角得分,曼城0∶1落后。由于卡马拉正是孙继海对位的PK对手,因此这个失球有孙继海一定的责任。下半场战至第61分钟时,主队的罗宾逊在禁区外妙传,拍马赶到的凯文·坎贝尔在点球点附近头球攻门得手,曼城队的落后局势扩大为0∶2!

  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单独对比日本国脚稻本润一与孙继海的各项比赛数据,孙继海明显处于上风。在防守方面,孙继海抢断5次、协防4次、有效破坏4次、犯规3次,而稻本的这一组统计数值为分别“3、3、2、4”,孙继海占优;进攻方面,孙继海完成了5次单兵突破、有威胁地面传球5次、落点准确的半空传中4次、亲自实施射门3次,另外孙继海还包办了本队四分之三的角球和任意球。稻本润一在进攻方面无论是突破还是传球次数,都远远不及孙继海,反倒是主动失误次数高达4次。

  本报记者 邱国栋

  12年联赛数据一网打尽 改变你看中国足球的方式


爱问(iAsk.com)


 

体育沙龙】【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