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国乒失利暴露问题多多 新配组合缺乏战术主导者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12月11日10:24 西安新闻网-西安晚报

  马龙出局,王励勤/陈玘玘出局,郭跃/郭焱出局。昨天,乒联巡回赛总决赛成为中国军团的“哀悼日”,在2005年世界乒坛的收官大戏中,中国男、女双及男单三线失守,均无缘决赛。虽然几场失利并不值得大惊小怪,但从比赛内容看,中国乒乓军团确实问题不少。

  正视现实男队要励精图治

  “我们技战术贯彻得不够坚决,应变上差一点。领先之后打得太保守”,赛后,王励勤/陈玘

  道出了失利缘由。实际上,王励勤/陈玘输给李廷佑/吴尚垠毫不奇怪,在今年14站巡回赛中,这对韩国组合包揽了4站冠军,其实力本身就非常强大。而王励勤/陈玘则是“新配”,无论是战术意识还是默契程度,都毫无优势可言。

  昨天的比赛,王励勤/陈玘基本打出了各自的水平,但却没能使“1+1=2”。王励勤/陈玘曾以2∶0领先,但在比赛后半段,进入状态的李廷佑/吴尚垠开始“爆发”,吴尚垠的反手威力十足,而李廷佑的侧身爆冲也频频制造绝杀。反观王励勤/陈玘,虽然也打得激情四射,但战术意图并不明显。王励勤表现尚可,而陈玘却仍然改不了急躁冒进的毛病,他的过多失误直接导致了败局。国家男队教练李晓东表示,王励勤/陈玘的组合目前最大的问题是没有一个战术主导者。而这一点也是他们水平提升的瓶颈所在。

  而马龙则为年轻付出了代价。作为中国男单在本次比赛中的“独苗”,拼劲十足的马龙在前面的比赛中表现出了良好的潜质。与吴尚垠一战,马龙还是输在了实力上。和正反手都很“爆”的吴尚垠相比,马龙的力量显得不足,而相持中攻击的连续性,马龙也占不到便宜,1∶4的比分也反映了两人实力上的差距,要想挑起中国男单大梁,马龙任重道远。

  与世界乒坛男子单、双打高手相比,中国选手不仅在实力上不占优,在反手位攻击这样的单项技术上也有一定差距。“群狼”环伺,中国选手要想突出重围,必须正视现实,迎头赶上。

  创新求变女队要“百花齐放”

  “现在输球总比以后输球要好,算是牺牲成绩找一些教训。失利能让我们引起足够的警觉,让年轻队员在比赛中能够重视起来”,在郭跃/郭焱被高军/沈燕飞这对跨国组合淘汰后,中国女队新科主帅施之皓这样说。

  郭跃/郭焱是在今年9月中旬开始配对的,两人在中国公开赛中获得女双冠军,在日本公开赛上进入四强。之前两人的搭档分别为牛剑锋和刘诗雯。而就在

总决赛举行之前,郭跃/郭焱才取代了郭跃/牛剑锋的组合。

  昨天一战,两位小将并不是主要输在实力上,而是经验不足,应变能力差所致。高军和沈燕飞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将。高军是直拍正胶,沈燕飞则是正手生胶,反手反胶。而这两种打法在现在已非常少见。比赛中,郭跃/郭焱对对手的打法和节奏极不适应,根本打不出自己的特点,加之连连失误之后的急躁连丢三局,虽然扳回两局,但在关键的第六局还是没把握住机会,最终以2∶4告负。

  这场失利再次暴露了中国女乒打法单调及意志品质日渐薄弱等问题。目前的中国女队几乎是横拍两面反胶打法“一统天下”,正胶、生胶及削球打法几乎“绝迹”。在这种环境之下,中国女队的技战术就显得非常单调,一遇到自己没打过或打得少的打法,队员马上就变得不会打球。如果拼劲不足,就很容易出现一溃千里的局面。中国女队“百花齐放”的口号已经喊了多年,但成效并不明显。而这也是施之皓必须尽快解决的难题。记者孙卫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297,000篇。


 

评论】【乒羽世界】【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