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首页 > 正文 

风格各异的老电影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12月06日13:49 竞报

  在中国电影发展一百年后的今天,我们通过银幕重新审视那些电影开拓者们的旧作,从喜剧片《劳工之爱情》到古装片《西厢记》再到恐怖片《夜半歌声》以及武侠神怪片《火烧红莲寺》,我们会惊讶地发现,除了因为科技的进步及人类想象力的不断扩充,出现了科幻片和魔幻影片之外,这些老电影几乎涵盖了我们如今可以看到的所有电影类型,而且许多制作技巧更是流传至今。

  起步:制作风格向好莱坞看齐

  上个世纪30年代的上海,中国电影刚刚起步,那时候电影人看的都是好莱坞影片,制作风格也是在向好莱坞影片看齐,起用当年最时髦的男女明星出演。1937年,明星公司推出了两部青春片《马路天使》和《十字街头》,这两部电影都以上海都市生活为背景,都由“明星”的头号小生赵丹担任男主角,都得到了评论界和普通观众的双重好评。不过《马路天使》注重配乐,周璇美妙的嗓音是最大的卖点,而《十字街头》则更像一部喜剧,种种巧合和误会赢来观众笑声,明快的笔调渲染出了青年的活力,尽管这种活力在时代的苦难面前是那么的不易为人发现。直到如今,青春喜剧片仍旧存在着选用当红男

女明星的传统。

  古装片:曾经红极一时

  《西厢记》诞生的那个年代,中国电影界正经历着一场“古装片运动”。 据不完全统计,1927年至1928年间,中国各电影公司共拍摄古装片达75部之多。古装片盛行,有一定的商业原因。这样的电影迎合了当时被曲艺文化喂养的“主流”观众的需求。《西厢记》中除了莺莺扮演者是黎民伟的夫人、大名鼎鼎的明星林楚楚之外,演“红娘”的李旦旦也是当时红极一时的青春影星。导演侯曜使用了当年最先进的拍摄技艺,在江南实地取景,动用真正的军队协助,还首次尝试特技摄影,造出张生在梦中骑毛笔飞翔,与敌人作战的奇幻画面。

  恐怖片:开先河无后继

  1937年的上海,在跑马厅对面出现了一幅巨大的电影海报,有一女孩被这幅海报吓死了。此一消息很快传遍了沪上的街头巷尾茶楼酒肆,新闻界更是大力报道,这一切使得电影尚未上映就先行产生了轰动效应,而这部电影便是中国恐怖电影的扛鼎之作———《夜半歌声》。《夜半歌声》问了一个残酷的问题:伟大的爱情,可不可以超越外表?它用了最极端的方式,考验人们接受灵魂的底限。影片导演马徐维邦的艺术造诣很深,非常善于营造恐怖氛围,而这种氛围不是靠吓人这样低劣的方式,而是与故事本身紧密贴合的。马徐维邦移居香港,晚景凄凉,最后的传奇一笔就是在领救济金的路上死于车祸。然而在这部电影之后,除了翻拍的张国荣主演的《夜半歌声》,中国电影史上鲜少再有吓倒人的恐怖之作。

  武侠片:中国首创

  从《侠女》、《大醉侠》到《卧虎藏龙》、《英雄》,武侠片始终是近一个世纪来中国电影在外国观众眼中的形象代言,不过奥斯卡颁奖典礼上李安捧起金像的那一刻,他应该在道谢名单里加上80年前的一部电影的名字———《火烧红莲寺》。

  1928年,《火烧红莲寺》面世。正是从这刻开始,侠客们才开始剑光斗法、隐形遁迹、空中飞行、口吐飞剑、掌心发雷,“把食指一举,那缭绕而上腾的一道白光便带着法术把你的宝剑无条件地向敌人作战”……这70余年的武侠神脉绵延至今,才有了今天迷倒世界的《卧虎藏龙》。而要解开那其中飞来飞去的玄机,却也定要回到当年的《火烧红莲寺》。

  明星:刹那烟花的三大影后

  20世纪30年代的上海,迎来了中国电影的第一个高潮。中国电影史上艺术成就最高的黑白电影,大多在这次高潮中密集喷发。而回首那一段历史,成为传奇的,却是众女性演员在那个特定年代的生命定格———以阮玲玉、周璇、胡蝶为代表的新女性,永远凝固为银幕上璀璨的刹那烟花。

  阮玲玉:身世飘零

  阮玲玉,当年处于演技巅峰的女星,却在一个孤独的夜晚选择了自绝。而她的离奇身世更是堪称传奇,令人扼腕叹息。她的一生,短短25年,却有10年的演艺生涯。她是真正为无声电影而生的女子,毕生没有在银幕上说过一句话。而面对来自男性世界的种种不公正,也许她也只能选择沉默和无言以对。这是一个伟大的无声片演员。

  胡蝶:蝴蝶要飞走啦

  与阮玲玉的短暂一生相比,和她齐名的另一位女星胡蝶的生涯,更要漫长而曲折。她一生在很多地方定居和生活过,正如同一直渴望自由的她,为自己选定的“胡蝶”这个艺名。1989年,胡蝶在出行途中突然中风,在那年的4月23日去世。她留下的最后一句话是:“蝴蝶要飞走啦。”

  周璇:

性感金嗓子

  周璇也是当年上海滩的“金嗓子”,而她的身世、她的婚恋、她的人生道路,也是一出悲剧。上世纪50年代初,周璇从香港回到上海。谁曾想到,回家生活的喜悦与死亡之间,离得那么近,在香港时,她便有精神病的发病征兆,到了上海便严重起来。1957年的夏天很热,她因为突发性脑炎,被送进

医院,就此去世……

  整理/本报见习记者 张暄


 

推荐】【 】【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