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施”政纲领一锤定音 解读国乒女队帅位更替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11月24日08:10 东方网-文汇报

  ■文/本报记者王彦

  男一队主教练刘国梁;女一队主教练施之皓。这就是中国乒乓球队有史以来第一次教练员竞聘的结果。尽管国家体育总局的最终批文要等到下周才能下达,但从乒羽中心上报的这份名单中可以看出,上海籍教头施之皓入主国乒女队只差一纸批函。

  与刘国梁连任男队主帅的毫无悬念相比,施之皓的竞聘成功却是略费周章。原因有二,一是论年龄,46岁的他与51岁的前任陆元盛实属同龄人,年龄优势无从谈起。二来,与他同台竞争的是现女队教练乔红,论名声和作为运动员时的功绩,都无法相提并论。但最后以压倒性的优势在竞聘中胜出,施之皓究竟倚靠何物?

  作为参与评审的专家之一,徐寅生一语破天机:“先进的执教思路在关键时刻助了施之皓一臂之力。”早在竞聘演讲之前,施之皓就在私下里透露出要对女子技术男性化做进一步的挖掘研究,以期有所突破。而他本人在主管王励勤之前,亦曾先后带过女二队和女一队,对男女的各项技术发展都有更深入的了解,这与蔡振华一直倡导的“女子打法男性化”的思路十分吻合。而在本月16日的竞聘会上,施之皓又一语惊人,直接指出中国女队过去的失误——过于突出一个重点,一个领军人物,从邓亚萍、王楠,再到张怡宁,总有一人领头打天下。领军人物固然重要,但把“宝”统统押到一人身上,极有可能出现全盘崩溃的局面。在一针见血的批评之余,施之皓也宣读了自己的“施”政纲领:“一是国家队与地方队教练间必须保持联系畅通,要让国家队的水平带动地方队发展,两者相互促进。二是一定要突出团队精神,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如此这般耳目一新的演讲,顿时折服了在场的40多名评审,他的竞聘成功可谓众望所归。

  “给我一个机会,我会还大家一个惊喜。”虽然施之皓用这样一句话结束了自己的竞聘演讲,但要执掌中国女乒这支不败之师的帅印,相信无论对谁都是一种无形的压力和挑战,更何况本届女乒主教练还面临着2008年保证两块女乒项目金牌到手的任务。于是,未来三年,要想延续“陆元盛时代”中国女乒的辉煌战绩,施之皓将面临巨大的难题。

  陆元盛担任女队主教练期间,国乒女队获得了所有奥运会单双打以及

世乒赛单双打和团体赛的冠军。站在这样的高起点上,2008年施之皓即使包揽金牌也才算是合格,因为女队在雅典就曾包揽金牌,所以光是包揽金牌还不能体现出施之皓的成功之处,一定要在培养新人和技术创新上也取得不俗的战绩才胜出前任。

  而且,为人和善是陆元盛的最大优势。能和队员们打成一片,成为姑娘们无话不谈的知心朋友,这些都是施之皓目前所不具备的。应该和队员保持什么样的关系?李晓东因为严于管理,最后却因不了解队员、不懂女孩子心思而下课。倒是“小陆子”以最懂女孩子心思得以重返帅位,但近一年来又因和队员过于亲密,使得管理上不够严格。施之皓虽然也带过女队,但如何把握好和女队员关系的尺度非常重要,既要和她们打成一片,又要严格管理,这是上任后的第一道坎,处理不好同样有下课的风险。

  此外,身为王励勤的主管教练,自巴黎世锦赛后,施之皓让心理略显稚嫩的“大力”成长为如今的世界头号选手。一朝离去,对于王励勤来说也是个不小的影响。一名优秀的队员和自己的教练之间都有一种默契,突然更换教练,若处理不当会直接影响队员的成绩。对此,施之皓倒是并不担心:“王励勤现在已经很成熟了,对他我很放心。”而且,据现状分析,王励勤很有可能在施之皓离开后直接投到刘国梁门下,前景乐观。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0,500,000篇。


 

评论】【乒羽世界】【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