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东方早报:吴金贵二期生在畸形时代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11月14日00:57 东方早报

  2003年在甲A叱咤风云的吴金贵回来了,而那朵云却被吹到了很远的地方。

  三五成群,比赛前球迷很早就来到体育场外,激烈地争吵着战术,甚至面红耳赤,间或还在地上、墙上点点画画,那是徐根宝时代的足球情结。当时,职业联赛刚刚开始,一切都很单纯、很干净,至少复杂、肮脏的事情还躲在阴暗的角落里不为人知,而不像如今这样动辄就曝光于天下。

  在那专注于足球的氛围中,很容易就会产生英雄,但也很容易产生“草包”,这些同时在徐根宝身上得到了体现。而与徐根宝同时代的金志扬、戚务生也一样,他们很容易就功成名就了,但也很容易被球迷打入地狱。

  对于主帅权威而言,那的确是阳光明媚的日子。

  时至今日,伴随着各种“内幕”的曝光,球迷对于足球早已不那么专注,赛前关注一下“盘口”成了习惯,而讨论战术早已成为一种“低级”行为,加之“派系”关系,以及间或传出的“买卖球”猛料,这一切根本无法让球迷对某个教练或某个关键球员产生发自肺腑的崇拜情绪,真正的较量似乎都在场下。

  在这个有点畸形的足球年代,“老板”逐步开始抢镜,他们不但是场下的主角,甚至成为场上的主角。对于这一代教练来说,获得“完全的球事权利”成了奢望。在老板的强权下,遍数中国足坛,个性教练可以说已绝迹于赛场。连徐根宝都不停地说,“要感谢老板给机会。”连范志毅都感叹,“我只是打工的。”这在上世纪90年代简直是不可想象的。

  时代真的不一样了,中间似乎隔了一个世纪。徐根宝当时提出的,“抢、逼、围”,以及后来的“快、抢、前”,现在看来也不过如此,但当时的确一鸣惊人。如今,球迷见识广了,对于教练的要求也高了,即使朱广沪也只是谈学习,不敢提自己的“理论”。与朱广沪一样握有一个联赛冠军的吴金贵,虽是科班出身,但在理论方面也鲜有高论。其实不是他们没有想法,关键还是他们不太敢出头。即便是提了,在如今这个开放的足球世界,也很难一鸣惊人了。

  可以说,是这个破坏了足球情结、迫使教练隐藏个性的时代,造成了这代中国教练的集体“不完整”。

  这时,吴金贵二期开始了。

  作者:文 董进宇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360,000篇。


 

评论】【体育沙龙】【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