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首页 > 正文 

姑娘们兴奋 李亚光疲惫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11月10日10:26 中国足球报

  7日中午从澳门回到北京时,拿到东亚运动会女篮比赛金牌的中国姑娘们显得一脸兴奋,而主教练李亚光看上去则有一些疲惫。这位曾经带领中国女篮获得过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银牌的著名教练,手下的这群女兵是仅仅集训了4天便出征的新手,因此这块金牌来得有些曲折,从小组赛负于台北队,到半决赛艰难战胜日本,再到决赛夺魁,李亚光和姑娘们可以说经历了极大的起伏考验。

  今年9月底,身为重庆体育局副局长兼中国篮协副主席的李亚光受中国篮协的邀请,出任中国青年女篮主教练。离开教练岗位11年之后,李亚光重新从行政工作干回了老本行。再次站在场边的李亚光已经47岁了,但他仍然保持了在场边大声指挥的习惯。

  参加本次东亚运动会的女篮队员,基本上都是孙凤武所带领夺得世青赛铜牌的那批队员。而原主教练孙凤武则即将出任中国青年男篮的主教练。预赛输球不算意外

  小组赛首战险胜日本队之后,中国队便遭遇了中国台北队。这支中国台北队以亚锦赛原班人马出战,当时主帅马赫率领国家队一线球员与她们较量也是赢得冷汗迭出,无疑李亚光和他的这支青年军将遇到难以想象的挑战。结果,中国台北队果然打得凶猛异常,立即令年轻的中国姑娘们傻了眼,急躁、失误伴随而出,最终的代价就是以23分的大分差负于对手。这是一次惨痛的失利,李亚光大为光火。

  回到北京下了飞机后,李亚光不否认自己当时的生气,“我很生气,因为那不是我们的水平,事实上我们不应该输台北队那么多分。”李亚光说。

  但是,李亚光也表示,那一场球的失利实际上并不能算一个很大的意外。“很多人不了解,这支女篮并不是真正的国家队,只是为2008培养后备人才而临时组建的一支青年队,而台北队虽然水平不是特别高,但却是一支很成熟的队伍,从实力上看,我们这支青年队伍无论是经验还是技术都不如她们,所以我们输给她们也算可以接受的。”李亚光坦言。

  李亚光不能接受的是队员们在台北队面前失去了原有的方寸,于是他进一步加强了对台北队的研究,想要解决掉这支难缠的队伍。“考虑到我们要是打到决赛还是会和台北队相碰,于是我们对她们的针对性研究更多了,我对她们的技战术特点、包括每一个人的特点都做了分析,然后耐心将这些信息传达给球员,并部署相应的战术来应对她们。”

  在中国队半决赛战胜

日本队后,已经确定将再度与台北队在决赛中相遇,李亚光再度利用中间一天停赛休息的时间对台北队进行了深刻剖析,“第一场球输给她们时,她们就是外线和突破做得很好,当时我们及时把她们的外线抑制住了,她们就利用突破上篮得分,这一点我们没有防好,队员变得很急躁,结果输了球。”李亚光说。

  于是,决赛前李亚光专门针对台北队的这一特点做了加强训练和部署,“决赛我们运用策略同时抑制住了她们的外线和上篮,外线她们很难出手,内线上篮又遇到我们的封盖,她们的成功率降低,在比赛中就急躁了。”台北队自身背负着沉重的夺冠包袱,而中国姑娘们则心态平和,于是成功地上演了复仇大战。决赛赢球仍不满意

  赢了球之后,女篮得到了本届东亚运动会比赛的冠军,然后李亚光依然不满意。“赢的这场球最后被人家逼了,我们赢得太窝囊。”李亚光说。

  “最后一节我们赢她们8分,中间我们最高曾经赢她们12分,对方在最后5分钟来了一个全场紧逼,其实针对紧逼我是有战术的,方案很齐,只要队员按照我的方案去做对方不光追不回比分,反而可能会输得更多,结果队员没能按照我的要求去做。”对于姑娘们最后一节的表现李亚光明显表露出遗憾。

  李亚光临时带队参战,一开始是顶着极大的压力而去的,“接这样的队伍对我来说是一个挑战,以前接队都是有一段时间的接触和训练,然后才去参加比赛,队员经过较长一段时间跟我训练,对我的战略思想和意图比较熟悉,这样我的指挥就比较顺,但是接这支队伍就几天的时间,我觉得还是很陌生的,所以在指挥上有很大难处,指挥到一定程度时会出现指挥不动的情况。”李亚光表示与队伍的磨合存在问题,而这些问题则源于队员本身的缺陷,“比赛里队员们一着急紧张,就打回自己习惯的方式,而把我教的东西忘了,这时就很难控制她们了。”李亚光说。

  李亚光举例,“决赛对台北队那场球到最后就有些难以掌控,喊暂停跟她们把战术布置得非常清楚,但是她们还是跑错,这就是篮球意识和基础训练的水平问题。”

  而这两个问题也正是李亚光带队完成东亚运动会后,所发现的这支女篮青年军的不足。李亚光明确指出:中国队最大的问题就是基本技术太粗糙,篮球意识薄弱。“我想她们确实还需要在训练中好好打磨,去加强基本功的练习。”李亚光感叹。

  作者:叶霞

  (来源:中

国足球报)


 

推荐】【 】【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