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职业足球反思之球市篇 怎一个惨字了得(图) | |||||||||||
---|---|---|---|---|---|---|---|---|---|---|---|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11月10日05:49 重庆晨报 | |||||||||||
惨!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中国职业足球走过了12年的历程后,似乎又从终点回到了起点。如果说,中国足球职业化正是在体工队足球已穷途末路之后的一次穷则思变,那么到今天,中国职业足球又何以起死回生呢?本报从今日起,分两天对中国足球职业化进行一次大反思。 “你有零钱吗?”这是发生在2005赛季的川渝德比前,重庆主场洋河体育场外一名
但就是1元钱,也未必有人去看。足球场空荡荡的看台,让人看了想落泪。足球职业化12年后的今天,如此惨淡的球市,首先让人想到的一个问题是:中国足球还怎么“活”下去? 作为一项职业化的运动,其赖以生存的支撑点是什么?就是市场,就是球迷的支持和关注。否则,它就失去了生命力,也绝对不会吸引来投资人和赞助商。 1994年催生了中国职业足球联赛。当球迷突然发现可以在自己家门口看自己球队的比赛时,其蕴藏的巨大热情猛然迸发。比赛日,万人空巷、一票难求;比赛次日,街谈巷议、津津乐道。球迷的热情支撑起了中国职业足球最初几年的“黄金时代”。在那个时候,全国球市的上座率总体平均都维持在六七成之上,票房是各家俱乐部一个重要的收入来源。 但随着中国职业足球越来越多的问题暴露于公众面前之后,在甲A乃至中超几年内数度缺乏升降级刺激的事实面前,球迷开始选择离开赛场。 从中超开始的第一年2004年,面对越来越冷的球市,各家俱乐部已经陆续开始取消了主场的卖票制度,大连、青岛、天津,好几家俱乐部都开始实施了免费看球方案。但仍然没有球迷捧场。在球市最差的青岛,绝大部分场次的比赛,仅有三两百球迷到场,人数甚至还比不上执勤的警察和采访的记者。这个观众数字甚至比职业化之前的体工队足球时期还要惨。 在取消了升降级的2005赛季,球市更是低迷到无以复加的程度,八冠王大连实德的金州主场,一律向球迷免费开放,球迷人数也很难超过5000。拥有3支中超球队的上海,一年套票只要50元,另再赠送价值超过50元的礼品,倒贴钱仍难吸引球迷前去捧场。 重庆球市曾经以火爆闻名全国,几大球迷领袖也曾风光无限,但如今,球迷领袖安在?据说,小皮球已经做起了“小皮球瓜子”和“小皮球腊肉”的生意;球迷老大王绪明专心于自己的酒楼生意;大皮球的身影也从足球场上消失,一次突然发现,他居然在体育馆里以渝中区球迷协会的名义为乒乓球赛擂鼓呐喊。 眼下足球球市的惨淡,已完全可以和1994年职业化前的水准“媲美”,中国职业足球的市场价值,在缺少球迷的关注下,已贬值得不成样子,2005中超“裸奔”,就是其贬值的最直接体现。如何想办法把球迷重新吸引回来,是中国足协、俱乐部、教练球员、媒体都需要去反思的一个重要问题。否则,面对无人喝彩的舞台,职业足球的表演将很难继续。本报记者王成 职业化足球12年 球市数据 中超次年(2005年) 虽然有实德加冕、李明退役、中邦告退之类的看点,但中国足协公布的观众人数却着实让人心寒:在全年26轮182场比赛中,观众总人数只有187.17万人,平均每场观众1.03万人。 单轮最低联赛倒数第二轮,创下了今年中超联赛的最低纪录:7场比赛共计3.6万观众,平均每场0.51万人。 单场最高球迷最多的一场比赛就是第6轮山东鲁能主场对大连实德的比赛,一共涌入了4.2万人。 单场最低上海中邦迎战深圳健力宝的谢幕演出,竟然只有500人到场。中超元年(2004年) 首届中超联赛共计进行了22轮132场比赛,观众总人数144.76万人,平均每场1.10万人。 2004年除了冷清以外,还制造了这么一组更为“耻辱”的记录:成都赛区竟然出现了冠城队一场比赛只售出8张门票,票房收入只有80元的奇闻。十年甲A 职业甲A联赛进行了10年,共计比赛1726场,观众总人数是3358.4万人,平均每年观众总人数超过了335万人,平均每场观众人数是1.95万人。 1995年到1998年平均每场观众人数都超过了2万人,在观众人数最多的1996年,平均每场的观众人数达到了2.43万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