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东亚运金牌照亮08奥运班底 双冠王验证朱广沪福将说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11月07日08:52 沈阳晚报

  昨日,国足夺得东亚运动会冠军后,某网站以“您怎么看待国足1比0战胜朝鲜最终夺冠?”为题发起问卷调查,截至本报截稿,共有13614人参加了调查,结果如下:

  1 您怎么看待国足1比0战胜朝鲜最终夺冠?

  1感觉一般,成色不足(6617票,占48.6%)2能够夺冠,就很开心(4540票,占33.35%
)3非常激动,很不容易(2091票,占15.36%)4说不清楚(366票,占2.69%)

  2 您对国家队的未来之路怎么看?

  1起点不错,值得期待(7038票,占51.7%)2如此而已,未来难料(5496票,占40.37%)3走向辉煌,充满信心(767票,占5.63%)4说不清楚(313票,占2.3%)

  3您以后还是否会关注国家队、中超?

  1只关注国家队(6140票,占45.1%)2二者均会关注(4073票,占29.92%)3二者均不关注(2214票,占16.26%)4说不清楚(1015票,占7.46%)5只关注中超(172票,占1.26%)

  本报记者刘淼报道

  自今年8月夺得

东亚四强足球赛冠军后,昨天晚上,朱广沪再次率领国足赢得东亚运动会男足金牌,在2005年的两大赛事上成就了双冠王。在昨天与朝鲜队的决赛中,国足凭借陈涛的惟一进球取得胜利,不仅报了小组赛负于对手的一箭之仇,同时也如愿以偿的笑到了最后。

  东亚运金牌陈涛记“头功”

  由于赛程安排上的紧密,本届东亚运动会足球比赛的半决赛和决赛之间没有一天的休息时间,国足和朝鲜队一样,都是在前一天的半决赛之后,便走向了昨晚的决赛赛场,而这是双方队员在7天时间里所进行的第5场比赛,在这样的魔鬼赛程下,中朝决战无疑成为了一场意志品质的较量。

  因为体能上的严重透支,双方队员在昨晚的决战中都显得有些力不从心,而且失误不断,导致比赛场面十分难看。

  下半场开始后不久,朱广沪率先对阵容进行了调整,分别用权磊换下了体力明显不支的崔鹏,用王珂换下了受伤的卢琳。朱广沪的换人很快便起到了作用,第72分钟,郜林左路下底赢得角球,王珂主罚,郜林前点吸引了对方防守队员的注意力,而埋伏在禁区中路的陈涛门,皮球应声入网,国足以1比0取得领先。

  在随后的20分钟时间里,朝鲜队虽然加强了进攻,但由于受到体能的限制,进攻质量并不。最终,国足凭借陈涛的这一黄金进球拿下比赛,赢得金牌。

  值得一提的是,昨天陈涛的头球建功也是陈涛自进入国家队以来首次以头球的方式进球,这样,在东亚运动会上,陈涛一进了6个球,之无愧的成为最佳射手。

  双冠王验证朱广沪“福将说”

  在朱广沪两年前率领深圳队夺得中超冠军时,朱广沪就被公认为是

中国足球的一员福将,在今年年初成为国足主帅之后,朱广沪的福将说在越来越多的“胜利”面前得到了进一步的验证。

  对于昨天的这场胜利,朱广沪表示,“这场比赛得很艰苦,队员们在体能消耗很大的情况下,还是做到了教练布置的战术要求,这场胜利赢得很不容易。”随后,朱广沪直言,本届东亚运动会上的两个目的都已经达到,“一个是取得好成绩,另一个是让更多的08奥运适龄球员得到锻炼,现在,这两个目的我们都达到了。”

  据记者了解,接下来,朱广沪将开始着手制定11月13日在南京与塞黑国家队的一场友谊赛,本支东亚运男足中的部分队员届时仍将参赛。澳门行浮出国足奥运班底

  国足的东亚运动会征程昨天走到了终点,7天5战,4胜1负,笑揽冠军,这样的结果让此次国足的澳门之行收获颇丰。然而,对于朱广沪和他正在的朱家军来说,更大的收获还在于对这一批08奥运适龄球员的考查,以及对由这批队员所组成的战队的磨练,虽然现在距离08奥运还有两年多的时间,但从本届东亚运动会的人员构成以及朱广沪的排兵布阵来看,东亚男足的20名队员很可能就是未来08奥运队的班底。

  在前锋线上,郜林与陈涛的一前一后组合基本上被固定下来,在本届东亚运上,两人的锋线组合共贡献了9个进球,这样的攻击力应该可以通过朱广沪的考试。

  在中场队员中,卢琳、赵旭日、蒿俊闵三人一直受到朱广沪的重用,他们也肯定会构成未来08奥运队的主要框架,除此之外,像崔鹏、权磊、周海滨、王珂等人则还要通过进一步的考查。

  在后卫线上,赵铭、冯潇霆的表现尚可,但却不能让朱广沪放心,在重要比赛中,朱广沪始终在坚持杜威、汪强这些超龄球员,也看得出朱广沪对08奥运适龄球员中的后卫人选还没有明确的目标,这也将是他在未来一段时间里建设08奥运队的重点之一。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6,490,000篇。


 

评论】【体育沙龙】【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