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技风暴
首页 > 正文 

"中国芯"不会半途而废 中国自主发展决心不动摇


http://sports.sina.com.cn 2005年11月03日08:48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11月3日电人民日报报道,“照着‘英特尔―微软’模式走,中国的信息化将是死路一条。自主发展芯片技术产业已经成为强有力的国家意志,我国开发研制‘中国芯’的决心不会动摇。当前的关键,是选择一条符合国情的技术发展道路。”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国杰今天在北京就“中国芯”发展的有关问题接受了新闻界的采访。

  最近,由于一家美国公司向我国转让微处理器核心技术,许多人对我国芯片核心技术自主发展的前景表示关注,甚至有人担心:“中国芯”工程会不会因此而下马?

  对此,李国杰院士表示,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我们在其核心技术的掌握上暂时落后于人。现在我们使用的计算机中央处理器和操作系统软件都是国外的,如果这种状况不改变,到2020年,随着信息化的推广,我国至少需要5亿―6亿台桌面终端设备,再加上服务器和网络,总成本将达几十万亿元,这是一条无法走通的道路。从这种意义上讲,自主发展芯片技术是我们唯一的选择。

  “自主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相辅相成,水涨船高,不能将两者对立起来。美方向我国转让的技术,为我们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李国杰说,“但也应该看到,光靠一次技术转让不可能立即使中国的芯片设计能力飞跃几个台阶。要发展自己的芯片技术,除了艰苦攀登,没有其他捷径。”

  据了解,科技部等政府部门坚定不移地支持“中国芯”工程。最近,“863计划”新投入4000万元,支持“龙芯2D”和“龙芯2E”的研制。“973计划”也投入3500万元,支持中科院计算所牵头开展“延长摩尔定律的微处理芯片新原理新结构新方法研究”,性能更强的新型龙芯2号有望在年底前研制成功。

  李国杰认为,根据目前个人电脑市场的情况看,我们有4条道路可以选择:一是继续按照“英特尔硬件+微软软件”的路子走,二是“英特尔硬件+林尼克斯(LINUX)

操作系统”,三是“其他体系硬件+微软软件”,四是“其他体系硬件+LINUX”。从长远来看,我们必须放弃第一条道路,争取走通第四条道路。李国杰说:“当然,这会有非常多的困难。从目前的现实情况看,走第二条道路也不失为一种选择。不管选择哪条道路,我们都应该严密论证,果断决策。”

  延伸阅读:

  -龙芯技术

  2002年,中科院计算所研制出龙芯1号。今年4月,性能可与英特尔奔腾III处理器媲美的龙芯2号问世。性能更强的龙芯2号新系列预计在年底前研制成功,运算速度将与奔腾IV相当。未来的龙芯3号将采用多内核结构,性能将进一步提升。

  -X86技术转让

  据了解,这次美国超微公司向我方转让的X86低能耗芯片设计技术,是供

北京大学科研参考和培训人员使用的,不能在美国超微公司控股的生产线之外进行生产和商品化。该芯片的性能比龙芯1号略高,但低于龙芯2号。由于它转让了源代码,为国内开发人员了解X86芯片技术提供了机会,也给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改进提供了平台。因为该技术同时包含英特尔公司的专利,要想利用该技术进行生产,仅有一家的授权是不够的,还必须设法自主跨越英特尔的专利壁垒。(杨健)


 

推荐】【 】【打印】【关闭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